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其十五)

我自怜人丑,人方笑我愚。

身生豫让癞,背发范增疽。

已愧功臣传,犹堪烈士书。

衣冠事至此,命也欲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我为自己相貌丑陋而感到悲哀,他人却嘲笑我愚笨。
我的身体像豫让般患有疾病,背部长有范增那样的毒疮。
我已经感到惭愧,无法进入功臣的历史记载,但仍能承受志士的书写。
如今衣冠不整,命运如此,我又能如何呢?

注释

我:自己。
怜:怜悯。
人丑:相貌丑陋。
笑我愚:嘲笑我愚蠢。
身:身体。
生:患有。
豫让癞:比喻疾病缠身,如豫让(战国时期刺客)。
背发:背部长出。
范增疽:范增(项羽谋士,背上长毒疮)。
愧:惭愧。
功臣传:历史上的功臣传记。
烈士书:记载英雄事迹的书籍。
衣冠事:指仪表和身份。
至:到此地步。
命也:命运使然。
欲何如:又能怎么办。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爱国诗人文天祥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之辱、品行被诽谤以及个人悲凉命运的感慨。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苦楚与无奈。

“我自怜人丑,人方笑我愚。”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自己身世的不幸感到自责,同时也遭到了他人的嘲笑和轻视。这里的“丑”指的是身体上的缺陷或疾病,“愚”则是智力或行为上的不足。

“身生豫让癞,背发范增疽。” 这两句具体描绘了诗人所遭受的身体折磨。“豫让癞”可能是皮肤病的一种,而“背发范增疽”则可能指的是背部长满了疮痍。这些描述传达出诗人的痛苦和不幸。

“已愧功臣传,犹堪烈士书。” 这两句表明诗人虽然感到羞愧,但仍然希望自己的名字能与那些有功于国的忠臣、烈士们一起被记载在历史的篇章中。

“衣冠事至此,命也欲何如。” 最后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身处的困境和不幸命运表示无奈,似乎在询问天命对自己的安排。

整首诗反映了文天祥在那个动乱时期个人的悲凉与无力感,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切。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己卯岁除

岁除破衣裳,夜半刺针线。

游子长夜思,佳人不可见。

草枯稚驴吼,灯暗饥鼠现。

深室闭星斗,轻裘卧风霰。

大化忽流斡,浩劫荡回转。

冠屦失其位,侯王化畸贱。

弓戈叱奇字,刀锯摧䪻弁。

至性讵可迁,微躯不足恋。

真人坐冲漠,死生一乘传。

日月行万古,神光索九县。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中秋

不教收骨瘴江边,驱向胡沙著去鞭。

旧夺宫袍空独步,新餐官饭饱孤眠。

客程恰与秋天半,人影何如月倍圆。

犹是江南佳丽地,徘徊把酒看苍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为刘定伯索油蕨

我欲登山去采薇,江南秋雨正霏霏。

仙家解有逡巡手,一箸西风落翠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书汪水云诗后

南风之薰兮琴无弦,北风其凉兮诗无传。

云之汉兮水之渊,佳哉斯人兮水云之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