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应龙出重渊,矫矫升天行。
奋迅弥宇宙,雨施品物形。
收藏入无间,吻合元气冥。
神变不可测,乃知至阳精。
圣人鍊阴魄,调御元功成。
乘时万类睹,廓然日月明。
体用符龙变,潜跃惟时亨。
颜伏德方求,舜见位已升。
此诗描绘了一幅宏伟的宇宙画卷,展现了天地万物生成变化的壮丽景象。"应龙出重渊,矫矫升天行",龙是古人心目中掌管云雨、风霜的神兽,此处它从深邃的渊源中跃出,勇猛地攀升至天际,彰显了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和向上的冲动。"奋迅弥宇宙,雨施品物形"则进一步描绘了龙在整个宇宙中的作用,它不仅能够飞腾,而且还能施雨滋润万物,使之生长发育。
"收藏入无间,吻合元气冥"表达了一种循环往复、无始无终的自然法则,这里的“收藏”可能指的是龙在完成使命后又回归到隐秘的状态中,而“吻合元气冥”则暗示了宇宙间物质和精氣的交融与平衡。
"神变不可测,乃知至阳精"显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奥妙变化的赞叹,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生命之源——“至阳精”的尊重和追求。"圣人鍊阴魄,调御元功成"则是说圣贤之人能够炼化阴气,使之转化为纯正的生命能量,并通过修行达到某种境界。
"乘时万类睹,廓然日月明"表达了诗人对于时机的把握和对万物生生不息的观察,以及天体运行的明证。"体用符龙变,潜跃惟时亨"则是在说龙的变化是宇宙间规律的一部分,它的行动总是在适宜的时刻发生。
最后两句"颜伏德方求,舜见位已升"可能是在表达对圣贤之德的追求和对历史上圣明君主(如舜)位置提升的赞美。整首诗通过龙的形象和动作,展现了宇宙万物间的生机与秩序,以及人类对于自然规律的尊崇和生命境界的追求。
不详
西陵大火流,南融已颓征。
凉风拂庭树,槭槭起秋声。
遥夜抱膝坐,耿耿河汉明。
岂无尊中酒,非君谁与倾。
流水会大壑,层岑出遥林。
结茅穷窈窱,细路下嵚崟。
风露浩满野,默坐掩孤衾。
孤衾无与写,秋色日向深。
朝采南山薇,暮采南山蕨。
零霜百草腓,薇蕨行亦绝。
清溪有白石,欲煮未可热。
故人在东山,幽桂安得结。
朱弦曾闻三叹曲,青松自长千岁枝。
意来是有我辈语,佳处只应能者知。
旧心洗尽万斛水,新愁谁争半额眉。
清兴飘飘仙奕奕,欲游天外戏云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