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朝采南山薇,暮采南山蕨。
零霜百草腓,薇蕨行亦绝。
清溪有白石,欲煮未可热。
故人在东山,幽桂安得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山中采集野菜的情景。"朝采南山薇,暮采南山蕨"表明了他从早到晚都在山上忙碌着采摘薇菜和蕨菜,这种平凡的劳作反映出一种与自然亲近、简朴自足的生活状态。
"零霜百草腓,薇蕨行亦绝"则透露出天气转凉,草木被轻薄的霜覆盖,而诗人仍然在寻找那些尚可食用的野菜。这里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坚持与执着,也反映出一种对自然界生存斗争的观察。
"清溪有白石,欲煮未可热"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生活的情景,清澈的小溪旁放置着一块白色的石头,他似乎想用这块石头来煮食物,但火力不足以使水快速加热,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也可能暗示了一种耐心等待和对生活简单需求的满足。
最后两句"故人在东山,幽桂安得结"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旧友或者亲人的思念。"故人"指的是老朋友或是过去相识的人,而"幽桂"则可能象征着高洁和坚贞的品质。诗句中的"安得结"意味着希望与这位朋友能够保持联系,甚至在物质生活匮乏的情况下也能维持精神上的交流和情感的连结。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采集活动的描写,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际关系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不详
朱弦曾闻三叹曲,青松自长千岁枝。
意来是有我辈语,佳处只应能者知。
旧心洗尽万斛水,新愁谁争半额眉。
清兴飘飘仙奕奕,欲游天外戏云螭。
层峰浮云空,亭亭出众峤。
芬敷如青莲,飞光乱寒照。
霜枫杂丹碧,瀑布垂窈窕。
秀色纷异状,争奇动奔峭。
欻失畏崄心,颇惬赏幽好。
舟行不暇徐,粗得领其要。
随风转隈曲,晚泊黄牛庙。
杖策登东岑,周睇万山奥。
临岸理晚饷,问客卖早稻。
明朝走夷陵,便入襄阳道。
从此步平陆,归程已可料。
竹屋横虚舫,松屏展翠帆。
柳条晴后弱,花态晓来严。
乐意难逢暇,清游久叹淹。
主人求客语,乘醉写云岩。
前善后随非,失于任私意。
短长莫可欺,明者未免蔽。
改过心每惮,责人夫何易。
芸苗舍己田,无获亦蹈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