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行言情诗(其四十七)

学优在用行,时舍乃含章。

士业岂空言,斯世存维纲。

脩政用熙载,树礼为周防。生养蕃卵胎,芟夷谢萧■。

文思翊无为,乐声荐登康。

本未有宏模,千目森铺张。

褐襟衷短简,可布亦可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祝允明所作的《述行言情诗》第四十七首,主要体现了作者对于学问与实践、道德与社会秩序的深刻见解。首句“学优在用行”强调了理论学习的价值在于实际应用,而“时舍乃含章”则寓言智慧在适当的时候才会显现。接下来,“士业岂空言”指出士人的事业不能仅为空谈,必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以维护世间的伦理准则。

诗中“脩政用熙载,树礼为周防”表达了对良好政治和礼仪制度的推崇,认为这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诗人进一步描述了生育教化的重要性,以及通过音乐艺术来促进社会和谐和个人安康。“文思翊无为”赞美了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而“乐声荐登康”则寓言音乐能带来吉祥与繁荣。

最后两句“本未有宏模,千目森铺张”揭示了事物的根本原则虽宏大,但需要细致入微的实施,就像繁复的网络般紧密相连。“褐襟衷短简,可布亦可藏”以朴素的衣襟比喻深沉的内心,表达出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将高尚的品德和智慧展现或隐藏。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体现了祝允明对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重视,又展示了他独特的哲学思考和艺术审美。

收录诗词(686)

祝允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号:枝山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60—1527

相关古诗词

述行言情诗(其四十八)

至道极心性,域外有真觉。

旷生幸闻脩,瞽辩岂喧较。

万变终不缪,吾自了灭乐。

形式: 古风 押[觉]韵

述行言情诗(其四十九)

凤鸟不世见,四海以德称。

虎豹伏深山,雄鸷乃驰名。

日月递经天,夕伏亦沈冥。

目趾待成功,谁不仰其明。

所以孔仲尼,君子疾无声。

嗟予蹇淹留,闭户乃浮名。

高卑共彰彻,近远均一鸣。

惟忧邦必闻,求之无其情。

形式: 古风

述行言情诗(其五十)

六籍统宇宙,七纬键天人。

百子错町畛,万家腾烟云。

眇眇予日接,泳洽如渊鳞。

冥蒙日思道,粲发时摛文。

纷纶向一贯,光彩摩三辰。

向来觉性言,寂寞难重陈。

至乐终百年,与尔同埃尘。

形式: 古风

金兰操二首(其一)

金兰之猗猗兮。写我心以贻兮。聊与子同归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