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杂诗(其六)

烈皇亦是英明后,辛苦兴邦反丧邦。

南渡有臣曾死诤,西征无将不生降。

鹃枝血洒春宫六,龙驭魂归夜阙双。

差幸孝陵弓剑地,寇氛犹自限长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鉴赏

这首诗以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又称烈皇)为背景,表达了对他的复杂评价。首句“烈皇亦是英明后”肯定了他作为君主的英明一面,但紧接着的“辛苦兴邦反丧邦”则揭示了他在位期间虽然努力振兴国家,却最终导致王朝覆灭的悲剧。

诗中提到“南渡有臣曾死诤”,暗指在南迁过程中,仍有忠臣不惜生命进谏,显示出崇祯时期朝廷尚有忠贞之士。然而,“西征无将不生降”则暗示了在对外战争中,将领们缺乏抵抗意志,纷纷投降,这是王朝衰败的又一例证。

“鹃枝血洒春宫六”描绘了一幅凄惨的画面,可能指的是崇祯自尽于煤山(即春宫),其遗体被葬在了北京的孝陵。“龙驭魂归夜阙双”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死亡,以及皇宫的空寂。

最后两句“差幸孝陵弓剑地,寇氛犹自限长江”表达了一丝庆幸,因为尽管战乱仍在,但至少敌人的势力暂时被长江所阻,未能进一步侵犯孝陵所在的地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事件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崇祯帝的功过,以及明朝末期政权的衰落与危机。

收录诗词(25)

陈之遴(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燕京杂诗(其七)

片石才看勒汉铭,几番烽火照彤庭。

腹心未见恢河套,肩背何缘割大宁。

千帐美人歌夜月,四郊残鬼哭秋星。

高皇颇有都秦意,遗恨当年失地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燕京杂诗(其八)

中书罢省启文渊,阁老仍专宰相权。

非少萧曹扶汉日,终如牛李乱唐年。

荒陵石马寒风里,废沼金凫落月前。

行过黄扉长太息,虚将误国恨中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燕京杂诗(其九)

他时旄节总书生,军覆潼关国已倾。

造膝主臣徒对泣,同心兵贼久输平。

犹驰铁券封诸将,虚拟铜车指旧京。

闻道榆林俱斗死,至今磷火遍荒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燕京杂诗(其十)

安定门西旧教场,朱旗玄纛岁翱翔。

风云尚想团营壮,狐鼠多从禁旅藏。

没马乱蒿迷废垒,惊人斜雁起回冈。

霜前北望松楸少,千里平芜落照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