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陈之遴的《燕京杂诗》第八首,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感慨,展现了对政治局势的深刻反思。首句“中书罢省启文渊”暗示了中枢决策的变化,可能是指中书省权力的转移或削弱,而“阁老仍专宰相权”则揭示了宰相职位的独立与重要性。
接下来两句“非少萧曹扶汉日,终如牛李乱唐年”,通过引用萧何、曹参的典故,表达了对贤臣辅佐的怀念,而“牛李乱唐年”则暗指唐代牛李党争导致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诗人借古喻今,警示当朝者要避免重蹈覆辙。
“荒陵石马寒风里,废沼金凫落月前”描绘了荒凉的陵墓和冷寂的景致,寓言着王朝的衰败和昔日荣华的消逝。“行过黄扉长太息”表达了诗人走过这些遗迹时的深深叹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最后,“虚将误国恨中涓”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那些误国者的遗憾和对公正贤能人才未能得到重用的愤慨。整首诗以历史为镜,寓言深沉,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敏锐洞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