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交朋来哭我来歌,喜傍山家葬荔萝。
四海十年人杀尽,似君埋少不埋多。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哀伤与无奈的情感氛围。"交朋来哭我来歌"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去感到悲痛,同时也是一种自嘲,因为诗人自己也只能通过歌唱来寄托哀思。
"喜傍山家葬荔萝"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现实的无力感和逃避心态,希望能够在自然中找到一片安宁之地,而不用面对残酷的人世间的杀伐。"四海十年人杀尽"强烈表达了战争带来的毁灭与哀伤,这里所谓“十年”可能是指长时间的战乱,"人杀尽"则揭示了战争的残忍和生命的宝贵。
最后一句"似君埋少不埋多",诗人似乎在用一种隐喻的方式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君"字可能指的是某位特定的人物,而"埋少不埋多"则是说对于那些逝去的生命,即使是在战乱中失去的,也值得我们铭记和哀悼,不应该因为数量而忽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世间悲剧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生命尊严的珍视。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耒阳山下伤工部,采石江边吊翰林。
两地荒坟各三尺,却成开解哭君心。
三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竹荫房廊。
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得心中火自凉。
蒹葭月冷时闻雁,杨柳风和日听莺。
水涉山行二年客,就中偏怕雨船声。
月华星彩坐来收,岳色江声暗结愁。
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