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吉州宣子舍人知明州二首(其二)

碧海翻词笔,清霜逼谊风。

不应盛名下,未著玉堂中。

剩欲公留此,其如帝望公。

从今摩病眼,看到火城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碧海般的才华在笔下翻涌,清冷的霜气仿佛催促着友谊的风华。
在如此盛大的名声之下,却没有在朝廷的玉堂中留下显著的功绩。
希望您能长久留在这里,然而天子也在期盼您的归来。
从今往后,我将用疲惫的目光,期待看到您如同火焰般辉煌的成就。

注释

碧海:比喻才华深厚。
翻词笔:展现才华。
清霜:象征清冷的环境或压力。
逼谊风:促使友谊更加坚定。
盛名:极大的名声。
玉堂:古代指朝廷中的重要官署。
剩欲:希望。
公:对对方的尊称。
帝望:皇帝的期望。
摩病眼:形容视力疲劳。
火城红:比喻辉煌的成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送王吉州宣子舍人知明州二首(其二)》。从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来看,杨万里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本首诗也不例外。

"碧海翻词笔,清霜逼谊风。"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赞美之情。"碧海"象征着广阔无边的文学才华,而"翻词笔"则形容诗人运笔如飞,文思泉涌。"清霜"和"谊风"都是高洁、纯净的意象,暗示了友人的品格和才能。

"不应盛名下,未著玉堂中。" 这两句强调了友人虽然还未得到应有的荣誉,但其才华和德行早已超群脱俗。"盛名"指的是广泛的赞誉和声望,而"玉堂"则象征着高贵的地位,诗人认为朋友不应该仅止步于普通的名声。

"剩欲公留此,其如帝望公。"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挽留之情,以及对于其才能的高度评价。"剩欲"意味着希望留住,而"公留此"则是希望朋友能留在这个地方继续发光发热。"帝望"形容君王般的期望,强调了诗人对于友人未来成就的期待。

"从今摩病眼,看到火城红。" 最后两句则带有一种感伤和对未来的憧憬。"摩病眼"可能是由于长时间凝视或是因为身体不适而揉搓眼睛,表达了诗人在送别时的复杂情绪。而"看到火城红"则是用景物来抒发感情,这里的"火城红"可能象征着朋友未来的事业将会像熊熊烈火一样辉煌。

总体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友人的深切赞美和不舍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友人未来的无限期待。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送王吉州宣子舍人知明州二首(其一)

满听除书好,明州胜吉州。

又为邦伯去,政坐治声优。

过阙端能遇,居中定作留。

新民莫漫喜,竹马不须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王成之中书舍人使虏

帝遣唐朝第一人,玉门关外赐金银。

使星芒动梅花早,汉月光垂塞草春。

故国山河迎诏旨,中原父老识词臣。

十分宣慰华戎了,归为君王转大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王季德提刑宝文少卿

宝储依旧接英游,荡节何曾远藻旒。

卿月使星银汉晓,绣衣綵服太湖秋。

豺当道上狐何问,鹰击霜前兔已愁。

火急平反供一笑,紫荷玉笋待君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王恭父监丞倅潼川

淡墨抡魁政少年,蓬山璧水得诗仙。

集贤学士看文笔,国子先生费酒钱。

濯锦江头频入梦,桃花水面送归船。

平分风月真聊尔,不日来朝尺五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