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

昨日青春去,晚峰尚含妍。

虽留有馀态,脉脉防忧煎。

幽人惜时节,对此感流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昨天的青春已逝去,傍晚的山峰依然美丽。
虽然它留下了美丽的痕迹,但含蓄地防范着忧虑的煎熬。
隐士珍惜这样的时刻,面对它感慨时光的流逝。

注释

青春:指年轻的美好时光。
晚峰:傍晚时分的山峰。
馀态:残留的美丽姿态。
脉脉:含蓄、深情的样子。
忧煎:忧虑和煎熬。
幽人:隐居的人,指诗人自己或具有隐逸情怀的人。
流年:指流逝的岁月。

鉴赏

诗中“昨日青春去”表达了时间飞逝、青春不再的感慨,"晚峰尚含妍"则是说即便年华逝去,但美好的风景依旧。接下来的"虽留有馀态,脉脉防忧煎"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不舍,以及内心深处的忧虑和煎熬。

"幽人惜时节,對此感流年"则是说作为一个隐居之人,更能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对着眼前的景色,不禁感叹光阴似箭,岁月匆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时光飞逝的无限感慨,以及对于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应珍惜的哲理。

收录诗词(196)

鲍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 字:德源

相关古诗词

倚瑟行

金舆传惊灞浐水,龙旗参天行殿巍。

左文皇帝右慎姬,北面侍臣张释之。

因高知处邯郸道,寿陵已见生秋草。

万世何人不此归,一言出口堪生老。

高歌倚瑟流清悲,徐乐哀生知为谁。

臣惊欢叹不可放,愿赐一言释名妄。

明珠为日红亭亭,水银为河玉为星。

泉宫一闭秦国丧,牧童弄火骊山上。

与世无情在速贫,弃尸于野由斯葬。

生死茫茫不可知,视不一姓君莫悲。

始皇有训二世哲,君独何人至于斯。

灞陵一代无发毁,俭风本是张廷尉。

形式: 古风

夏日华山别韩博士愈

别地泰华阴,孤亭潼关口。

夏日可畏时,望山易迟久。

暂因车马倦,一逐云先后。

碧霞气争寒,黄鸟语相诱。

三峰多异态,迥举仙人手。

天晴捧日轮,月夕弄星斗。

幽疑白帝近,明见黄河走。

远心不期来,真境非吾有。

鸟鸣草木下,日息天地右。

踯躅因风松,青冥谢仙叟。

不知无声泪,中感一颜厚。

青霄上何阶,别剑空朗扣。

故乡此关外,身与名相守。

迹比断根蓬,忧如长饮酒。

生离抱多恨,方寸安可受。

咫尺岐路分,苍烟蔽回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留辞杜员外式方

东风吹旅怀,乡梦无夜无。

惭见君子堂,贫思上归途。

海岳泛念深,涓尘复何须。

婆娑不在本,屈曲无弦弧。

恻恻奉离尊,承欢独向隅。

时当凤来日,孰用鸡鸣夫。

回首九仙门,皇家在玉壶。

惭非海人别,泪下不成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莺雏

双莺衔野蝶,枝上教雏飞。

避日花阴语,愁风竹里啼。

须防美人赏,为尔好毛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