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辞杜员外式方

东风吹旅怀,乡梦无夜无。

惭见君子堂,贫思上归途。

海岳泛念深,涓尘复何须。

婆娑不在本,屈曲无弦弧。

恻恻奉离尊,承欢独向隅。

时当凤来日,孰用鸡鸣夫。

回首九仙门,皇家在玉壶。

惭非海人别,泪下不成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翻译

东风吹拂着游子的心,夜晚的乡梦从未断过。
羞愧面对君子的厅堂,贫困让我渴望回家的路。
思绪如海洋和山岳般深远,微尘般的忧虑又怎能消除。
舞动的姿态并非我本性,弯曲的身体无需弓弦。
悲伤地举杯送别,独自享受欢乐的角落。
正值凤凰降临之日,谁还会在意鸡鸣的声音。
回望九仙门,皇朝犹如玉壶中的仙境。
遗憾的是,我不是海客离别,泪水却无法凝聚成珠。

注释

旅怀:游子的心情。
乡梦:对家乡的梦境。
君子堂:有威望者的居所。
贫:贫困。
海岳:比喻深远的思绪。
涓尘:微小的尘埃,比喻忧虑。
婆娑:舞动的样子。
弦弧:比喻身体的弯曲。
离尊:离别之酒。
凤来日:吉祥的日子,比喻重要时刻。
鸡鸣夫:鸡鸣犬吠,暗示平凡生活。
九仙门:神话中的仙界入口。
玉壶:象征清高或理想世界。
海人:海上漂泊的人,比喻远离故乡的人。
不成珠:形容泪水无法凝聚。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鲍溶的作品,名为《留辞杜员外式方》。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远离家乡时的孤独感受和对美好事物的无奈。

"东风吹旅怀,乡梦无夜无。" 这两句通过东风唤起游子对故乡的怀念,乡愁如同梦境般常伴随着诗人,即便在夜里也无法摆脱。

"惭见君子堂,贫思上归途。" 诗人面对友人的居所,感到自愧不如,因为自己处于贫困的状态,只能将归乡之心埋藏在心底。

"海岳泛念深,涓尘复何须。" 海洋和高山都无法承载诗人的深沉思念,而尘世间的一切纷争又何必要呢?

"婆娑不在本,屈曲无弦弧。"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悲凉,没有音乐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就像琴弓断裂,再也无法弹奏出美妙的声音。

"恻恻奉离尊,承欢独向隅。" 诗人在告别之际,只能将对友人的敬意深藏心底,独自一人站在墙角处,感受着离别的悲伤。

"时当凤来日,孰用鸡鸣夫。" 这里诗人借古代传说中凤凰出现预示吉祥之事,反问何需鸡鸣(象征平凡)来比喻自己的卑微和无奈。

"回首九仙门,皇家在玉壶。" 诗人望向那遥远的仙境之门,却只能看到现实中皇家的繁华如同玉器般高不可攀。

"惭非海人别,泪下不成珠。"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像海边的人那样将泪水化作珍珠的自我哀伤,以及对友人的离别之情难以寄托。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出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个人经历。

收录诗词(196)

鲍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 字:德源

相关古诗词

莺雏

双莺衔野蝶,枝上教雏飞。

避日花阴语,愁风竹里啼。

须防美人赏,为尔好毛衣。

形式: 古风

读史

鬼书报秦亡,天地亦云闭。

赤龙吟大野,老母哭白帝。

苍苍无白日,项氏徒先济。

六合已姓刘,鸿门事难制。

坑降嬴政在,衣锦人望替。

宿昔见汉兵,龙蛇满旌棨。

始矜山可拔,终叹骓不逝。

区区亚父心,未究天人际。

萧张马无汗,盛业垂千世。

形式: 古风

途中旅思二首(其一)

喔喔鸡鸣晓,萧萧马辞枥。

草草名利区,居人少于客。

生期三万日,童耄半虚掷。

修短命半中,忧欢复相敌。

朝提黄金爵,暮造青松宅。

来往日相悲,北邙田土窄。

峨峨西天岳,锦绣明翠壁。

中有不死乡,千年无人迹。

心期周太子,下马拜虚碧。

鹤驾如可从,他年执烟策。

形式: 古风

途中旅思二首(其二)

星出方问宿,睡眼始朦胧。

天光见地色,上路车幢幢。

时物既老大,众山何枯空。

青冥见古柏,寥朗闻疏鸿。

独步天地间,无因为君忠。

白毛寻人忧,生此头发中。

跃马非壮岁,报恩无高功。

斯言化为火,日夜焚深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