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碧琳馆三首》中的第三首。全诗以深沉的思考和对国家治理的忧虑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的珍惜、对人民疾苦的关注以及对自身职责的深刻认识。
首句“殷怀周海㝢”,以“殷”字开头,引出对古代帝王的怀念,同时暗含对周朝盛世的向往。“周海㝢”可能是指广阔的海域或边疆,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疆域的广阔与安全的重视。
“深居敢宴盘”一句,表达了即使在深居简出的生活里,也不敢放纵享乐,体现了诗人对权力和责任的清醒认识,即使在闲暇之时也不忘国事。
“寸阴信不假,万几焉有閒”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和事务的繁多,没有一刻可以浪费,没有片刻可以松懈,体现了诗人对时间管理的高度自觉和对国家政务的全情投入。
“轻裘念鹑结,玉食轸粝餐”对比了华丽的外在与内心的质朴,轻裘(轻便的皮衣)与鹑结(鹑鸟的羽毛制成的衣物)的对比,玉食(精美的食物)与粝餐(粗陋的食物)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物质享受的淡泊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
“圣狂别罔克,朝夕凛惕乾”则表达了对圣贤与狂妄之人的区别难以分辨的忧虑,以及每日每时都应保持警觉的心态,体现了诗人对道德标准的坚守和对社会风气的担忧。
最后,“肯堂励方来,保此磐石安”表达了诗人希望后继者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国家的稳定与繁荣,以稳固如磐石般的安定局面,体现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和对后世的责任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乾隆皇帝作为一位明君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是一首具有高度政治智慧和个人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