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义甫号宜山以星躔推贱庚并遗以诗次韵奉谢

为爱山宜隐,从教世莫知。

虚心观象纬,戏墨出蛟螭。

诗卷今馀事,丹炉彼一时。

宜山子姚子,千载共风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因为热爱山林,我选择隐居,让世人无从知晓。
我以谦虚之心观察天地星辰,随意挥毫间描绘出蛟龙和螭凤。
写诗已经成了我的日常,炼丹则是过去的追求。
我和姚子一样,期待着千年后的志同道合者。

注释

为:因为。
山:山林。
宜:适宜,愿意。
隐:隐居。
从教:任凭,即使。
世:世人。
莫:不。
虚心:谦虚的心。
观:观察。
象纬:天上的星辰图象。
戏墨:随意挥毫。
出:描绘出。
蛟螭:蛟龙和螭凤,古代神话中的神兽。
诗卷:诗作。
今馀事:现在的日常之事。
丹炉:炼丹炉。
彼一时:过去的时代。
宜山子:姚子,可能指代某位隐士。
姚子:姚子,此处可能是人名。
千载:千年。
共风期:共同期待的风范或时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瑞写给友人吴义甫的,表达了对吴义甫选择隐居山林、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赞赏。"为爱山宜隐"直接赞美了吴义甫热爱山水,选择隐逸的生活方式;"从教世莫知"则暗示这种选择可能不被世人理解,但诗人认为这是他的个人选择,无需外人评说。"虚心观象纬,戏墨出蛟螭"描绘了吴义甫在山中观察天文,以艺术创作表达心境,形象生动;"诗卷今馀事"进一步肯定了他的文学才华,将写诗视为闲适之事。最后两句"丹炉彼一时"暗指炼丹求道的隐逸生活,而"宜山子姚子,千载共风期"则表达了诗人期待与吴义甫这样的志同道合者,千年之后仍能共享隐逸之风的期许。整首诗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敬仰和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362)

徐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 字:山玉
  • 号:松巢
  • 籍贯:江西鄱阳
  • 生卒年:1255~1325

相关古诗词

吴长裕惠诗次韵为赠

此士睽违久,流年倏忽更。

词章如水进,谈笑喜风生。

无以小害大,当期实胜名。

传家有师法,晦木定春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李田道中

老树围修竹,清流浸白沙。

沿山石磊磈,隔岸路丫叉。

渐渐乡音别,迢迢去意赊。

瀹茶谁氏女,鬒发堕乌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李俊民三十年前凡两寄诗时困于世故俱不克和常抱此欠近理败箧忽见两诗岁月可惊凄然有感辄赋长句附便以谢不敏

囊锦当时两度传,箧藏中袭墨尤鲜。

高情应怪诗邮断,末路那禁俗累缠。

过客谈君吟转妙,闭门笑我病堪怜。

擘笺漫寄西风去,唤起乡盟三十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李俊民寄诗一首次韵答之

世途险隘任崖颠,万古人心只一天。

桂辣何须分老嫩,蜜甜自是透中边。

多君歌啸酬风月,顾我呻吟了岁年。

何日相从讨幽事,松醪满意泛觥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