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丝风

不随红雨画阑春,长趁渔衰起白蘋。

晴拂太虚云影乱,暝牵波底月钩新。

漂摇萍叶沉香饵,勾引芦花落醉裀。

莫笑扁舟湖海窄,一竿吹尽利名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钓丝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垂钓者在湖面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动态与静态的对比,将垂钓活动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首句“不随红雨画阑春”,以“不随”二字开篇,暗示垂钓者不同于世俗的追逐与纷扰,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闲适的生活方式。这里的“红雨”可能象征着春天的繁华与热闹,而“画阑春”则可能是对某种人工雕琢、过于装饰的春景的隐喻,垂钓者则是在这繁花似锦中找到了自己的宁静之所。

“长趁渔衰起白蘋”一句,通过“趁”和“起”两个动词,生动地展现了垂钓者随着鱼群的活动而寻找最佳垂钓位置的情景,白蘋作为背景,既增添了画面的色彩,也寓意着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晴拂太虚云影乱,暝牵波底月钩新”两句,分别从日间和夜晚两个时间维度描绘了垂钓者的体验。日间的云影在晴空下飘散,夜晚的月钩则在水波中映现,这两幅画面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也暗示了垂钓者心境的平和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漂摇萍叶沉香饵,勾引芦花落醉裀”则进一步描绘了垂钓过程中的细节,通过“漂摇”、“沉香饵”、“勾引”等词语,形象地表现了鱼儿被诱饵吸引,垂钓者耐心等待的场景,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互动。

最后,“莫笑扁舟湖海窄,一竿吹尽利名尘”表达了垂钓者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扁舟虽小,却能承载着垂钓者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一竿在手,足以让心灵得到净化,摆脱名利的束缚。

整体而言,《钓丝风》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垂钓者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以及在忙碌生活中寻求心灵宁静的智慧与勇气。

收录诗词(21)

平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谢毡衫

新染滇波色未乾,毳茸香絮暖成团。

行春不湿杏花雨,踏雪可冲梅信寒。

捲雾远来天万里,压风高卧日三竿。

客过坐席真温厚,独愧才名亚冷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陈孟颙先生归鄞

小舸乘春指四明,落花新水到西亭。

豹归雾谷深藏彩,鹤倚风巢细刷翎。

芳饵再投东海钓,草堂无愧北山灵。

老龟支得藜床稳,卧看芙蓉万朵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奉国公大人

路入分茅是伞圆,梦迷铜柱瘴云边。

铁衣触暑应三捷,綵杖鞭春又一年。

公子上京婚阀阅,将军南海战楼船。

好音计待朝天使,定及新正进表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春日京华

霁雪初融上苑花,蓬莱佳气晓成霞。

白头拟献河清颂,四海车书正一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