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五相偈(其二)》由唐代诗人本寂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宇宙观念。
首句“子时当正位”,子时,即夜半子时,古人认为此时阴阳交替,是天地运行的关键时刻,象征着事物发展的转折点。正位,意味着处于恰当的位置或状态。此句暗示了在人生的转折点上,要把握好时机,找准自己的位置。
次句“明正在君臣”,明,指光明、明白或昭示。君臣,古代政治结构中的君主与臣下。此句意为光明正大、明白无误的行事准则,应当体现在君主与臣下的关系中,强调了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相互尊重与责任。
第三句“未离兜率界”,兜率,梵语,意译为“知足”或“满足”。兜率界,佛教术语,指满足、知足的世界。此句可能寓意人生虽处世间,但内心应保持知足常乐的态度,不为外物所累,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一句“乌鸡雪上行”,乌鸡,黑色的鸡;雪上行,行走在雪地上。这句形象地描绘了一幅乌鸡在雪地上行走的画面,可能寓指在困难或逆境中坚持前行,不畏艰难的精神。同时,黑色的乌鸡在雪地上行走,也象征着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寓意在困境中寻求希望与出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探讨了人生哲学、道德伦理以及面对困境时应有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智慧的深刻洞察和对宇宙真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