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王秋塍张鹤柴访菊法源寺(其三)

身离古寺暮烟中,归怯秋斋似水空。

暝色上衣挥不得,夕阳知在那山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自漫步于古寺之中,在暮色中感受着秋天的寂静与清凉。他远离了喧嚣,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的水面上,内心充满了对归家的渴望。随着夜幕的降临,诗人试图挥去身上的寒意,但似乎无法摆脱这股来自内心的孤独感。夕阳的余晖,虽然温暖而美丽,却也提醒着他时间的流逝和归宿的遥远。

通过“身离古寺暮烟中”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与外界的隔绝,以及他在自然环境中的孤独体验。“归怯秋斋似水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归家的犹豫与恐惧,可能是因为对未知的担忧或是对现状的留恋。接着,“暝色上衣挥不得”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暗示了诗人试图抵抗或逃避夜晚的来临,但这种努力是徒劳的,因为夜晚的寒冷和孤独是无法被驱散的。最后,“夕阳知在那山红”以夕阳作为背景,既是对美好事物的回忆,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预示着希望与温暖的存在,尽管它们可能遥不可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时间和归宿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怀映垣内城

冷雨疏花不共看,萧萧风思满长安。

虚堂昨夜秋衾薄,隔一重城各自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再叠前韵(其一)

等闲憔悴过花辰,药裹吟囊强自亲。

金尽岂忧才共尽,家贫争奈学尤贫。

频惊吴下酒徒散,冷笑长安弈局新。

藉尔璚枝慰饥渴,不教肠胃久生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三叠夜坐韵(其一)

一年已过雁秋辰,恻恻穷交久更亲。

不学耕偏愁岁俭,欲归樵却怕山贫。

寒深老屋灯逾瘦,病起闲门月倍新。

散帖半床休检点,爱它鼠迹满凝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陈理堂学博归江南(其四)

欲换头衔爱冷官,如君无意得来难。

醉时欲碎珊瑚树,醒后仍餐苜蓿盘。

但去莫嫌经舍窄,就中差觉宦途宽。

江山诗酒须行意,好为师儒一洗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