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叠前韵(其一)

等闲憔悴过花辰,药裹吟囊强自亲。

金尽岂忧才共尽,家贫争奈学尤贫。

频惊吴下酒徒散,冷笑长安弈局新。

藉尔璚枝慰饥渴,不教肠胃久生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再叠前韵(其一)》。黄景仁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内心世界见长,此诗亦是其情感流露的佳作。

首联“等闲憔悴过花辰,药裹吟囊强自亲”,诗人以“等闲”二字开篇,点明了生活的平淡与无奈,紧接着“憔悴”二字描绘出诗人因生活困顿而身心俱疲的形象。花辰本应是赏心悦目的时刻,但诗人却只能在病痛中度过,药裹和吟囊成为了他勉强支撑自我精神世界的工具。这一联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自我慰藉。

颔联“金尽岂忧才共尽,家贫争奈学尤贫”,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尽管物质匮乏,但诗人并不担忧才华的消逝,因为才华是内在的,无法被物质所剥夺。然而,家境的贫穷却让他的学习之路更加艰难。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才华的珍视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颈联“频惊吴下酒徒散,冷笑长安弈局新”,通过对比吴下(家乡)和长安(京城)两个场景,反映了诗人在不同环境下的感受。吴下酒徒的离散,暗示了友情的淡薄;而长安弈局的新,可能象征着社会风气的变化或个人追求的转变。诗人以“冷笑”一词,表达了对这些变化的不满或讽刺。

尾联“藉尔璚枝慰饥渴,不教肠胃久生尘”,诗人借助“璚枝”(美玉之枝)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希望,以此来慰藉内心的饥渴,不让自己的心灵变得空虚。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对才华的珍视、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黄景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三叠夜坐韵(其一)

一年已过雁秋辰,恻恻穷交久更亲。

不学耕偏愁岁俭,欲归樵却怕山贫。

寒深老屋灯逾瘦,病起闲门月倍新。

散帖半床休检点,爱它鼠迹满凝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陈理堂学博归江南(其四)

欲换头衔爱冷官,如君无意得来难。

醉时欲碎珊瑚树,醒后仍餐苜蓿盘。

但去莫嫌经舍窄,就中差觉宦途宽。

江山诗酒须行意,好为师儒一洗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与稚存话旧(其一)

如猿噭夜雁嗥晨,剪烛听君话苦辛。

纵使身荣谁共乐,已无亲养不言贫。

少年场总删吾辈,独行名终付此人。

待觅他时养砂地,不辞暂踏软红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与稚存话旧(其二)

身世无烦计屡更,鸥波浩荡省前盟。

君更多故伤怀抱,我近中年惜友生。

向底处求千日酒,让他人饱五侯鲭。

颠狂落拓休相笑,各任天机遣世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