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冢

吾叔邵武公,当年与我翁。

双陪闽蜀守,竹马走儿童。

归来知几日,相继归窀穸。

黄泥闭雪髭,欲会那可得。

叔家城北居,高栋亦彫题。

邀宾夕驻马,为母日烹鸡。

一朝桑海换,不能保子孙。

负薪冢上道,养鸭水边村。

我今六十五,仍高破角巾。

年年上爷冢,每每到孙家。

孙家留我坐,孙妇办汤茶。

以我上冢牲,啖孙且满引。

绕篱黄蝶飞,抽篱高碧笋。

起视檐西东,分檐住蜜蜂。

问蜂窠几许,四十还有馀。

窠窠如不败,胜我十亩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徐渭的《上冢》是一首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和感慨人生无常的诗。诗中,诗人回忆了与叔父邵武公的童年时光,以及叔父的生前生活情景,如宴请宾客、孝顺母亲、经营家园。然而,岁月无情,叔父去世后,家园也逐渐衰败,诗人自己年事已高,只能每年上坟祭祖,感叹人生的短暂和世事变迁。

诗中通过描绘叔父故居的细节,如“高栋彫题”、“邀宾烹鸡”的场景,以及蜜蜂筑巢的自然景象,展现了生活的温馨和田园的宁静。然而,这些美好的记忆与现实的孤寂形成对比,诗人以蜜蜂的巢穴数量象征家族的延续,表达了对子孙凋零的哀叹。

整体来看,《上冢》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家族命运的感慨。

收录诗词(1576)

徐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号:天池山人
  •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521—1593

相关古诗词

往马水口宿烟麓陀庵

昔从良涿行,兹山在云际。

昨夕宿兹山,云乃出衣袂。

四徒夹一舆,两膝拳至鼻。

一里转百盘,锯牙不得直。

结苇以为庐,削木冒金髻。

夜钟但超悬,晨鸡聊一嘒。

巉岩既高骞,巑岏复孤厉。

回思燕赵时,筑城遏胡骑。

安得尽如斯,脱甲开户寐。

形式: 古风

阴风吹火篇呈钱刑部君附书

阴风吹火火欲燃,老枭夜啸白昼眠。

山头月出狐狸去,竹径归来天未曙。

黑松密处秋萤雨,烟里闻声辨乡语。

有身无首知是谁,寒风莫射刀伤处。

关门悬纛稀行旅,半是生人半是鬼。

犹道能言似昨时,白日牵人说兵事。

高幡影卧西陵渡,召鬼不至毗卢怒。

大江流水枉隔侬,冯将咒力攀浓雾。

中流灯火密如萤,饥魂未食阴风鸣。

髑髅避月攫残黍,幡底飒然人发竖。

谁言堕地永为厉,宰官功德不可议。

形式: 古风

杨妃春睡图

守宫夜落胭脂臂,玉阶草色蜻蜓醉。

花气随风出御墙,无人知道杨妃睡。

皂纱帐底绛罗委,一团红玉沉秋水。

画里犹能动世人,何怪当年走天子。

欲呼与语不得起,走向西屏打鹦鹉。

为问华清日影斜,梦里曾飞何处雨?

形式: 古风

射雁篇赠朱生

去年射雁黄浦口,三军进酒齐为寿。

今年射雁复何处,海舶停沙大桅竖。

君本临洮豪杰士,汉时六郡良家子。

作客羞为堂下人,射生惯落云中羽。

腰间束夭插两房,连年驱贼如驱羊。

辕门待士近不薄,朝来归兴何洋洋。

丈夫有遇有不遇,去留之间向谁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