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头颅遂如许,忽忽意多违。
渐合知天命,能无悟昨非。
春觞欣母寿,秋谷为民祈。
猿鹤应催我,尘埃好振衣。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和仲氏除夕书怀》。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个人命运和家庭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母親长寿和民众福祉的祝愿,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态。
"头颅遂如许,忽忽意多违。渐合知天命,能无悟昨非。" 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生命和命运的感慨,以及对过去某些不如意之事的接受与释怀。这里“头颅”比喻人的寿命,“忽忽”形容时间流逝的快,通过“渐合知天命”表现出一种宿命论的思想,即认命和顺应自然的安排。
"春觞欣母寿,秋谷为民祈。" 这两句诗则转向了对母亲长寿的祝福以及对百姓安康的祷告。“春觞”指在春天举杯庆祝,“秋谷”则可能暗示丰收和平安。
最后“猿鹤应催我,尘埃好振衣。” 这两句诗中,"猿鹤"常用来比喻悠闲自适的生活,而“尘埃好振衣”则象征着摆脱世俗的羁绊,以求心灵的清净。整体上,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于超凡脱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总体来说,孙应时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亲情和社会的关怀,以及个人对于生命意义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不详
刘侯元祐家,高标振流俗。
益州西门外,胜日事幽瞩。
襟期得佳士,命驾不待促。
壶觞傍水石,谈笑满林屋。
经行旧台苑,芜没长禾菽。
长吟何激烈,远思脱羁束。
遥追七贤社,不负千钟渌。
诗囊寄同幕,足音到空谷。
明月散昏埃,清风濯炎溽。
壮游忆子美,感遇悲伯玉。
功名垂耳骥,岁月长饥鹄。
此事置勿言,时情斗蛮触。
利觜死一饱,何劳更喧哗。
肉薄来如云,举扇谁能遮。
诸君幸小忍,秋风期不赊。
披襟约凉夜,明月钓寒沙。
高人百尺楼,万里对天宇。
白水渺江湖,清明到窗户。
跏趺作禅定,不闻雷破柱。
从渠蚯蚓歌,自趁商羊舞。
太阳不敢近,宵行聊自娱。
过水乱繁星,随风散平芜。
车公晚差乐,几案不汝须。
方谋买娉婷,斛贮明月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