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师文饮城西见怀

刘侯元祐家,高标振流俗。

益州西门外,胜日事幽瞩。

襟期得佳士,命驾不待促。

壶觞傍水石,谈笑满林屋。

经行旧台苑,芜没长禾菽。

长吟何激烈,远思脱羁束。

遥追七贤社,不负千钟渌。

诗囊寄同幕,足音到空谷。

明月散昏埃,清风濯炎溽。

壮游忆子美,感遇悲伯玉。

功名垂耳骥,岁月长饥鹄。

此事置勿言,时情斗蛮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孙应时所作,名为《和刘师文饮城西见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刘侯元祐家,高标振流俗。益州西门外,胜日事幽瞩。"

这两句描写了一个高贵而又宁静的环境,其中“刘侯元祐家”可能是指诗人友人的住宅,而“高标”则表现出住宅的气派和地位。"振流俗"意味着这里的人文风尚都很高雅。接着,“益州西门外”具体地点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地方,"胜日事幽瞩"则表达了他们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襟期得佳士,命驾不待促。壶觞傍水石,谈笑满林屋。"

这四句强调了诗人与友人的关系和他们共同度过的愉悦时光。“襟期得佳士”表明诗人珍视与友人的情谊,而“命驾不待促”则显示出他们相约的从容不迫。"壶觞傍水石,谈笑满林屋"描绘了他们在自然之中饮酒畅谈的情景,环境宁静而又愉悦。

接下来的几句“经行旧台苑,芜没长禾菽。长吟何激烈,远思脱羁束。”则是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缅怀,其中"经行旧台苑"表达了诗人走访过往常去的地方,而“芜没长禾菽”则是对自然景物变化的感慨。"长吟何激烈,远思脱羁束"则表现出诗人的豪放情怀和超脱世俗的胸襟。

最后几句“遥追七贤社,不负千钟渌。诗囊寄同幕,足音到空谷。明月散昏埃,清风濯炎溽。”则是对友谊的赞美和对诗人的情感表达。“遥追七贤社”可能是在提及古代的高士,而“不负千钟渌”则强调了对友谊的珍视。"诗囊寄同幕,足音到空谷"是说诗人将自己的诗意寄托给朋友,并希望声音传达到远方的山谷。"明月散昏埃,清风濯炎溽"则是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对友谊和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深厚,以及他们共同享受宁静生活的愿望。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刘过夏虫五咏(其四)蚊

利觜死一饱,何劳更喧哗。

肉薄来如云,举扇谁能遮。

诸君幸小忍,秋风期不赊。

披襟约凉夜,明月钓寒沙。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和刘过夏虫五咏(其三)蚓

高人百尺楼,万里对天宇。

白水渺江湖,清明到窗户。

跏趺作禅定,不闻雷破柱。

从渠蚯蚓歌,自趁商羊舞。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和刘过夏虫五咏(其二)萤

太阳不敢近,宵行聊自娱。

过水乱繁星,随风散平芜。

车公晚差乐,几案不汝须。

方谋买娉婷,斛贮明月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和刘过夏虫五咏(其五)蛙

将军鼓吹来,处士非所喜。

誇汝风月夕,天籁鸣不已。

汝姑勿自誇,坎井不可恃。

当知马伏波,笑杀公孙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