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续别台咏怀(其四)》由易顺鼎在清末近现代初创作,通过历史人物和地点的引用,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首联“九江英布听随何,六郡任嚣教尉佗”,以历史上的英布、随何、任嚣、尉佗等人物为引子,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英雄的往事,同时也预示着后文将展开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与反思。
颔联“万里桥边一杯酒,三垂冈下百年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历史韵味的画面。万里桥边饮酒,三垂冈下传唱,既是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也是对人生短暂与永恒的感慨。这里运用了空间的广阔与时间的悠长,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颈联“深州未出牛元翼,浪泊难归马伏波”,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牛元翼、马伏波是历史上的名将,他们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或愿望。这一联通过历史人物的命运,反映了个人抱负与现实局限之间的冲突,以及对命运不可控的无奈与感慨。
尾联“回首鸦军斜日远,风云无计起沙陀”则以更加抽象的方式,表达了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未来的迷茫。鸦军斜日远去,象征着历史的流逝;风云无计起沙陀,则暗示了未来难以预测,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这一联以自然景象为喻,寓含了对人生、历史和未来的深刻洞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引用,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与感慨。它不仅是一首咏怀诗,更是一次对历史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