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十年重到上清宫,石磴泉梯屈曲通。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返上清宫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与历史遗迹的感慨。
“十年重到上清宫,石磴泉梯屈曲通。”
在这句中,诗人以“十年”为时间跨度,表达了对上清宫的久别重逢之感。上清宫作为一处历史悠久的道教圣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建筑风格在诗人的笔下被生动地展现出来。通过“石磴”和“泉梯”的描述,不仅勾勒出上清宫周围自然环境的崎岖与幽静,也暗示了前往此处的艰难与不易,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同时,“屈曲通”三字则形象地描绘了道路蜿蜒曲折的特点,既展现了上清宫所在之地的地理特征,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有对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欣喜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展现了上清宫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时间和空间变化的深刻思考。
不详
唐懿宗时,考进士未中,后到天台山入道。晚年辞官隐居四川青城山。一生著作颇多,有《道德真经广圣义》、《道门科范大全集》、《广成集》、《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青城山记》、《武夷山记》、《西湖古迹事实》等。古代著名传奇小说《虬髯客传》相传系他所作。注重对道教教义、斋醮科范、修道方术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整理,对后世道教影响很大。一些著作亡佚于元初,无法见其原貌。研究的专著有《唐代老学研究——以成玄英、李荣、唐玄宗、《道德经》注疏为个案》等
云锁涪江水似天,又闻怀杲已升仙。
强思齐见应催胆,张茂卿闻必耸肩。
三尺霜刀充绛节,两条朱棒替香烟。
报伊广德先生道,社稷威灵不偶然。
山上擒来镇里收,天然模样已成囚。
妄占气色为徵兆,更引文章说御楼。
长榜数张悬市内,短刀一队送江头。
旋驱旋斩教随水,只此名为正道流。
夜深灯火满坛铺,拔剑挥空乱叫呼。
黑撒半筐兵甲豆,朱书一道厌人符。
重臣喂饲刚教活,圣主慈悲未忍诛。
佛说毗卢三界了,如何更有《混元图》。
堪笑青州学坐禅,不供父母不耕田。
口中虽道无诸相,心里元来有外缘。
行者趁教门里卧,尼师留在脚头眠。
高标不使观音救,徒说三千与大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