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清亭

半江落日高树,两岸清风短莎。

莫怪沧浪水浊,迩来濯足人多。

形式: 六言诗 押[歌]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江边景象。首句“半江落日高树”,以落日余晖映照江面,高树投下长长的影子,营造出一种黄昏时分的静谧氛围。接着,“两岸清风短莎”一句,通过轻柔的清风和低矮的莎草,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新与自然之美。

“莫怪沧浪水浊,迩来濯足人多。”这两句则引出了深层的思考。诗人似乎在暗示,尽管江水可能因种种原因显得浑浊,但仍有众多的人愿意在此洗涤双脚,这或许象征着人们内心对于纯净、洗涤心灵的需求,或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多面性,也反映了人类情感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入了哲思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36)

杨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画三首(其一)

芙蓉江上秋色,杨柳堤边月明。

莫教西轩种竹,客中无奈秋声。

形式: 六言诗 押[庚]韵

画三首(其二)

五株树下待月,三板桥头赋诗。

童子不知人意,棹歌却怪归迟。

形式: 六言诗 押[支]韵

画三首(其三)

一个茅亭晚渡,数声啼鸟秋林。

爱他湖上山色,立尽溪头树阴。

形式: 六言诗 押[侵]韵

八月十七日过乐丘道中书所见

碧树山头僧舍,黄茅林下农家。

满坂香粳已实,沿篱疏菊将花。

形式: 六言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