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点绛唇》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俞陛云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即将逝去的凄美景象。
“社鼓饧箫,匆匆春事消磨尽。”开篇即以“社鼓”和“饧箫”渲染出春日的热闹氛围,然而“消磨尽”三字一转,暗示着这份热闹背后隐藏着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哀愁。
“絮飞风紧。掩却文鸾镜。”随着春风的加剧,柳絮纷飞,仿佛是春天最后的挣扎。而“文鸾镜”的掩却,则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隐秘情感,或许是对于美好时光的留恋,亦或是对未来的迷茫与逃避。
“鹤苑书沈,消息凭谁问。”“鹤苑”可能寓指高雅的居所或心灵的归宿,“书沈”则暗示着信息的缺失或沟通的中断。这一句表达了主人公在寻求心灵慰藉时的孤独与无助,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环境中的某种隔阂或疏离。
“无人径。梨花清冷。瘦了斜阳影。”结尾部分,通过“无人径”、“梨花清冷”、“瘦了斜阳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梨花的凋零、斜阳的余晖逐渐消瘦,都预示着春天即将结束,万物开始进入沉寂的阶段。这一系列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暗喻了人生的无常与短暂。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日的繁华与凋零、个人的情感与外界的变迁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又略带忧郁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