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月明如昼好元宵,歌管楼台景色饶。
鹤舞琴声相应答,梅花清福共谁消。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明亮如同白昼的元宵夜晚(即农历十五的夜晚,通常指的是中秋节),诗人许月卿通过“歌管楼台景色饶”一句,让读者感受到那夜晚的热闹和美好。"鹤舞琴声相应答"则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鹤舞可能指的是优雅的舞蹈,而琴声则是文化的象征,它们之间的“相应答”给人一种艺术与自然和谐共鸣的美感。
最后一句“梅花清福共谁消”表达了诗人对洁净福祉的向往以及这种美好时光想要与之分享的人选。梅花在这里不仅是植物,也象征着高洁和坚贞,"清福"则是心灵的宁静与幸福的状态。这一句通过“共谁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想要与知己共享这份美好的情感。整首诗以其淡雅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情感世界。
不详
羽人萧散月庵深,问月青天无古今。
但放虚庵如月样,更教月住在庵心。
广寒只欠栽梅树,寄傲何须傍桂林。
君尚有庵我无有,不遮明月半边阴。
乐天歌里商人妇,子美诗中黄四娘。
莫向痴人前说梦,世间万事海茫茫。
沆瀣昆崙未晓霞,霞边何处着瑶花。
初邻扁字光穿室,花外何时我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