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者十二首(其六)

五柳先生自识微,无言共笑手空挥。

胸中免被风波挠,肯为螳螂动杀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五柳先生深知世事微妙,默默不语只笑着挥手。
内心避免受到世俗纷扰,怎会因小事而动怒杀生呢。

注释

五柳先生:陶渊明的别号,代指陶渊明本人,因其宅边种有五棵柳树。
识微:洞察事物的细微之处,理解世态炎凉。
无言共笑:默默地笑着,表示淡然处之的态度。
手空挥:挥手示意,形象地表示不做任何回应的行为。
风波挠:比喻生活中的困扰和纷争。
肯为:愿意因为。
螳螂动杀机:以螳螂捕蝉为例,表示不会因小事物而起杀心或冲动。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司空图的《歌者十二首(其六)》。从这些文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超脱。他以“五柳先生”自诩,意指陶渊明,他在《五柳先生传》中自述其平生性格,说自己“微”,即不愿多言,而是通过笑容和手势来表达情感。这里的“无言共笑手空挥”表现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好像与世界隔绝,只是以微笑和空手的挥舞来应对一切。

“胸中免被风波挠”,则描绘了一颗不为世俗纷争所扰的心灵,既坚定又自在。诗人通过这样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平静与宁谧,即便是在外界喧嚣和变迁中,也能保持一份清醒和淡定。

最后,“肯为螳螂动杀机”,则是对比之言,意指即使是小小的螳螂也会为了保护自己而展现出强大的斗志。这里诗人用“螳螂”来隐喻那些看似弱小但实则坚韧不拔的人或事物,通过这种对比,凸显了即便是平凡之物,也有其不可轻视的一面。

综上所述,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内心的高洁与自信,以及他对世间万物看待的独特眼光。

收录诗词(404)

司空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 字:表圣
  • 生卒年:837~908

相关古诗词

歌者十二首(其七)

风霜寒水旅人心,几处笙歌绣户深。

分泊一场云散后,未胜初夜便听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歌者十二首(其八)

自怜眼暗难求药,莫恨花繁便有风。

桃李更开须强看,明年兼恐听歌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歌者十二首(其九)

白云深处寄生涯,岁暮生情赖此花。

蜂蝶绕来忙绕袖,似知教折送邻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歌者十二首(其十)

重九仍重岁渐阑,强开病眼更登攀。

年年认得酣歌处,犹恐招魂葬故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