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落星寺

帆影斜阳里。与芦花、分风飞过,落星遗此。

瓦老苔荒钟鼓陋,斑剥,残碑无几。

想此处、阅人多矣。

天上白榆犹落去,况人间、一瞬浮花蕊。

问五老,笑而已。仙翁当日曾挥麈。

拍阑干、浩歌音响,振鱼龙耳。

九十馀年无人问,遗韵半江烟水。

慨宇宙、风涛如许。

安得六丁移此石,去横身、作个中流砥。

长唱罢,冥鸿起。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翻译

夕阳下,船影斜照在芦花丛中,与飘飞的芦花一起,仿佛留下了星星的痕迹。
古老的瓦片上长满青苔,钟鼓声已显得简陋而斑驳,残存的古碑更是寥寥无几。
这里想必见过许多人世间的变迁。
天上的白榆树还在飘落,更何况人间的繁华如梦,转瞬即逝。
我询问五老,他们只是微笑,当年仙翁挥舞麈尾的情景仿佛还在眼前。
倚着栏杆,豪放地高歌,声音震动了鱼龙的耳朵。
九十多年过去,这里无人问津,只有半江烟水承载着往昔的韵律。
感叹这宇宙间风起浪涌,变化无常。
怎能有神兵将这些石头移走,让它横亘江中,成为中流砥柱。
歌唱完毕,只留下冥冥中的鸿雁起舞。

注释

帆影:船的影子。
芦花:芦苇花。
分风飞过:随风飘过。
阅人多矣:经历过很多人世沧桑。
天上白榆:天上的白榆树。
中流砥:江中的砥柱。
冥鸿:指飞翔在高空的鸿雁。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夕阳下湖面的宁静画面,帆影与芦花在微风中共舞,仿佛星星落下,留在了这片土地上。寺庙虽破旧,钟鼓斑驳,碑文残缺,却见证了无数人事变迁。诗人感叹,连天上的白榆都已飘落,人间的繁华更是转瞬即逝。他向五老询问,五老只是微笑不语。

接着,诗人回忆起仙翁当年在此地豪情挥洒,歌声激昂,震动鱼龙之耳。然而岁月流转,如今这里已无人问津,只有半江烟水承载着往昔的韵律。面对宇宙的苍茫和风涛的壮阔,诗人不禁感慨万分,希望有神力能将这古老的寺庙石碑移至中流,成为砥柱。最后,诗人以一声长歌结束,唤起冥冥中的鸿雁,寓意着对历史的沉思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黎廷瑞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295)

黎廷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 字:祥仲
  • 籍贯:鄱阳(今江西波阳)
  • 生卒年:1250年~1308年

相关古诗词

唐多令

回棹百花洲。迢迢碧玉流。听笛声、何处高楼。

如此江山无此客,虽有酒、奈何秋。呼月出云头。

问渠能饮不。笑人间、元自无愁。

可惜月翁呼不出,呼得出、载同游。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浣溪沙.送别

一曲离愁浅黛嚬。云帆渺渺下烟津。

山长水远客愁新。

柳絮低迷千里梦,桃花荡漾一江春。

小楼疏雨可怜人。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浪淘沙令.惜别

别易见时难。万水千山。参商烟树暮云间。

料想凤凰城里梦,夜夜归鞍。杨柳小楼闲。

倚遍阑干。东风剪剪雨珊珊。

落尽桃花无可落,只管春寒。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秦楼月/忆秦娥(其五)

红苞拆。巡檐一笑风情别。风情别。

广平空道,心肠如铁。灞桥更有狂吟客。

短鞭破帽貂裘窄。貂裘窄。瘦驴卓耳,一鞍风雪。

形式: 词牌: 忆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