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秋日看花感怀拙存

愔愔轩馆,蹙波纹、数叠湘帘垂地。

庭树荫移斜照下,小立碧纱窗底。

枝簇轻红,篱扶瘦绿,秋色方清美。

对花惆怅,迢遥人隔千里。

无聊独绕珍丛,寒泉自溉,默默愁心碎。

几幅蛮笺书遍了,不尽万重离思。

画槛闲凭,幽芳共赏,往事依稀记。

兵干扰攘,故乡名岁归未。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百字令·秋日看花感怀》由清代诗人劳纺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看花,感怀故乡的凄美画面。

首先,“愔愔轩馆,蹙波纹、数叠湘帘垂地。”开篇以静谧的轩馆和垂地的湘帘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波纹蹙动,仿佛是内心情感的波动,为整首词奠定了情感基调。

接着,“庭树荫移斜照下,小立碧纱窗底。”描绘了庭院中树木的影子随着斜阳的移动而变化,主人公独自站在碧纱窗下,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等待。

“枝簇轻红,篱扶瘦绿,秋色方清美。”通过“轻红”与“瘦绿”的对比,展现了秋天的色彩之美,同时也隐含着生命的凋零与新生的交替,以及主人公对时光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

“对花惆怅,迢遥人隔千里。”直抒胸臆,表达了主人公面对美丽花朵时的惆怅之情,以及与远方亲人相隔千里的思念之苦,情感真挚,触动人心。

“无聊独绕珍丛,寒泉自溉,默默愁心碎。”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的孤独与忧愁,独自在花丛中徘徊,寒泉的灌溉象征着内心的自我慰藉,但愁绪却难以平复,最终化为破碎的心灵。

“几幅蛮笺书遍了,不尽万重离思。”通过书写来表达无尽的离别之思,虽然纸笔可以承载情感,但无法完全传达心中的万千思绪,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与哀愁。

“画槛闲凭,幽芳共赏,往事依稀记。”在画框边闲适地倚靠,与幽香的花朵共同欣赏,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时光,虽是片刻的宁静,却也勾起了对过去的深深怀念。

最后,“兵干扰攘,故乡名岁归未。”在战乱纷扰的背景下,故乡的归期仍未可知,表达了对和平与故乡的深切渴望,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忧虑。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主人公在秋日看花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7)

劳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即用题方药堂《虹桥春泛图》旧词书寄.见李斗《扬州画舫录.题词》

当年旧事久成空。剩有垂杨乱晚风。

才子棹寻烟水外,美人梦破月明中。

悲命薄,泣途穷。青衫红袖略相同。

伤心一种天涯客,君是杨花我断蓬。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感皇恩.题沈竹斋明经淑配阮媚川夫人遗集

月冷谢庭空,瑶琴声断。飘渺仙云碧城远。

尘缘如梦,虚说齐眉曾愿。春归花落易,韶光短。

昔忆江南,频拈湘管。泪滴思亲翠笺满。

词工漱玉,遗向天涯人羡。清才深不愧,名门媛。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生查子

梳洗倦朝朝,酒病还来凑。

带褪小腰肢,羞比垂杨瘦。

强上画楼凭,泪湿红绡又。

无赖是东风,吹落桃花骤。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忆秦娥.隔湖望柳

东风急。两堤垂柳平湖隔。平湖隔。

烟笼初月,柔丝如织。

睡眉冷眼曾相识,诗魂绾向青青隙。

青青隙,宿寒犹滞,啼莺无力。

形式: 词牌: 忆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