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秋感

莫延伫。早看莎鸡振羽。吹过杨花芦作絮。

谁觅玉人处。百发萧萧几许。断茧千头万绪。

彩笔金樽寻旧侣。梧桐深夜雨。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鉴赏

这首《谒金门·秋感》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景象与情感。

“莫延伫”,开篇便以一种悠长的语气,劝诫人们不要停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早看莎鸡振羽”,莎鸡是秋天的一种昆虫,振翅的声音在清晨尤为明显,此处以莎鸡振羽象征秋天的到来,同时也隐含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界的变迁。“吹过杨花芦作絮”,杨花随风飘散,芦苇则如雪花般轻盈,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季特有的景象,既有凄美之感,也蕴含着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壮丽。“谁觅玉人处”,“玉人”在此处可能象征着美好、纯洁的事物或理想中的伴侣,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渴望。“百发萧萧几许”,“百发”可能是指众多的落叶,“萧萧”形容落叶的声音,这一句通过落叶的数量和声音,形象地展现了秋天的肃杀与季节的更替。“断茧千头万绪”,“断茧”可能指破茧而出的蝴蝶,这里比喻生命的新生与繁复的世事,表达了一种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彩笔金樽寻旧侣”,“彩笔”代表文采,“金樽”则是饮酒的器具,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寻找旧友、回忆往昔的情怀。“梧桐深夜雨”,梧桐树在深夜里被雨水滋润,既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凄凉,也寓意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秋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时间、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充满了哲理与美感。

收录诗词(363)

曾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烛影摇红.惜别

几日春深,疏烟瘦尽梨花影。

偎人不肯诉衷肠,只恁双眸炯。已是情慵意冷。

更魂消、迎桃嫁杏。寒枝拣尽,莫误平生,年年浮梗。

举酒当筵,试听玉笛声声哽。

早知如此别离难,应拒传笺,请有约、都成画饼。

呼江头、归船久等。可容商略,且漫开帆,今天风猛。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舞女

烛影摇红,良宵更觉人儿悄。

郁金堂上紫氍毹,遮莫腰支跷。只见高翻铁鹞。

又欣闻、雏莺舌掉。当筵舞罢,怎不魂消,回灯微笑。

顾曲周郎,如今老大非年少。

试过夔府问公孙,悽恻山猿,叫开宝、閒人已杳。

更休寻、清平旧调。大呼狂发,更换金樽,杯杯都釂。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丁香结

六代江山,五原沙草,曾昔日经行处。

记维扬、佳胜又北扈。汾水秋风箫鼓。

廿年春梦散,空赢得、满襟泪雨。

何堪湘上,庭树烟蔼,愁人对诉。听数。

七十七龄,踏遍软红尘土。

载月吴船,嘶风并马,旧游无侣。

惟有酣酒兴在,犹足千斛■。

天涯还怅望,莫问将军射虎。

形式: 词牌: 丁香结

丁香结.怀古

千古英雄,娶妻游宦,心艳镜台车骑。

只南阳、雄雌王气在。万事天教如意。

几年刚卯罢,也占了、鳆鱼一味。

空随威斗,须臾血染,渐台池水。切记。

白水真人,夜斩石人横坠。

十国狂徒,五湖痴长,且休虚觊。

瞻望元侯遗庙,嘉树含烟翠。

南都曾有赋,郁郁珂乡成里。

形式: 词牌: 丁香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