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灵宫闻子规

今年未有子规声,忽向宫中树上鸣。

告诉落花春不管,裴回晓月恨难平。

斜风细雨又三月,柳絮浮云空一生。

岂不怀归归未得,倩渠传语故园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今年还没有听到杜鹃鸟的叫声,忽然在宫中的树上响起了它的啼鸣。
它告知凋零的花朵春天已经过去,围绕着拂晓的月亮,它的哀愁难以平息。
斜风细雨又持续了三个月,柳絮如同浮云般度过了一生。
我怎能不想念故乡,但又无法回去,只好请它代我向家乡的黄莺传话。

注释

子规:杜鹃鸟,因其叫声凄切,常引人思乡之情。
宫中:指皇宫,此处可能暗指朝廷或皇家园林。
裴回:徘徊,形容情绪不宁。
倩渠:请它,这里指代杜鹃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来抒发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诗中“今年未有子规声”开篇,子规即杜鹃,以其鸣声告知春至,但这年却未闻其声,是因为诗人身在他乡,难以听到故乡特有的自然之声。

紧接着,“忽向宫中树上鸣”一句,则是说当诗人突然听到了子规的叫声时,那声音似乎来自遥远的宫殿中的树木。这既表达了诗人的惊喜,也反映出他对故乡的强烈思念。

“告诉落花春不管,裴回晓月恨难平”两句,则是说春天对于花朵凋零视若无睹,而诗人却无法平复自己心中的哀伤。这里通过春光与落花之间的情感对比,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不易安慰。

“斜风细雨又三月”一句,继续描绘春天的景色,斜风细雨正是春日常见的气候,而“柳絮浮云空一生”则形象地表达了生命如同那轻飘的柳絮,在时间的长河中漂泊不定。

最后,“岂不怀归归未得,倩渠传语故园莺”两句,则是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岂不怀归,是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怀念有所感慨,而“归未得”,则显示出这种愿望暂时无法实现。"倩渠传语故园莺",这里的“故园莺”可能指的是诗人想象中的故乡的鸟儿,通过它们来传递自己的思念之声。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浓郁情怀以及内心复杂而微妙的感情变化。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晴后雪冻

负暄尚觉日无功,炙手仍愁火失红。

本是雪前风作雪,却缘雪后雪生风。

四郊冻合如相约,七日晴来不肯融。

旧说醉乡堪避暑,避寒也合此乡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暑中待月小酌

火伞朝张复暮张,若教无月底禁当。

隔林欲上光先漏,窥户无多气已凉。

万里无云天似水,一奁新镜色如霜。

广寒宫里应无酒,挽住姮娥劝一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曾达臣挽词二首(其二)

议论千千古,胸怀一一奇。

非关时弃我,不肯我干时。

老鹤云间意,长松雪外姿。

平生独知命,冷眼看人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曾达臣挽词二首(其一)

珠冻兰溪水,冰封玉笥山。

是翁元不死,蜕骨此中间。

书画今存否,仪刑杳莫攀。

端令郡博士,陟岵泪斑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