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珠冻兰溪水,冰封玉笥山。
是翁元不死,蜕骨此中间。
书画今存否,仪刑杳莫攀。
端令郡博士,陟岵泪斑斑。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之美与个人情感的诗句,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曾达臣挽词二首》。首先,“珠冻兰溪水”、“冰封玉笥山”两句,以精致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雪地中的一幅绝美图景。这里的“珠冻”与“冰封”,形容的是寒冷至极、晶莹剔透的自然界,给人一种清幽脱俗之感。
接着,“是翁元不死,蜕骨此中间”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哀思与自我寄托。这里的“是翁”,是对自己的一种称呼,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不灭的信念。而“蜕骨”一词,既可理解为自然界生命力的更新换代,也暗含着个人精神层面的坚守与传承。
最后,“书画今存否,仪刑杳莫攀。端令郡博士,陟岵泪斑斑。”两句,则是诗人对往昔文化遗产的关切,以及自己所处时代、地位的感慨。“书画”代表了传统的艺术与学问,“仪刑杳莫攀”则表达了无法触及、继承这种高远文化的无奈。而“端令郡博士”是诗人自指,表明自己在官场中的身份;“陟岵泪斑斑”,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悲哀。
总体而言,这几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坚守传统精神的决心。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我壮君初冠,相逢便定交。
即今俱白首,赴告忽黄茅。
人物王兼谢,诗声岛与郊。
病来无气力,不得奠兰肴。
练练兰溪秀,家家玉树荣。
兴安有才子,艮老是先生。
师与三冬学,诗专五字城。
一官才祭灶,作么便铭旌。
近水孤亭迥,萦城一径斜。
霜林乌鹊国,冰岸鹭鸶家。
殊觉冬曦暖,还拈小扇遮。
传呼惠山水,来瀹建溪茶。
杖屦千崖表,波涛万顷前。
琼天吹不定,银地湿无边。
一石当流出,孤尖卓笔然。
更将垂老眼,何许看风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