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银河斜界树参天,为忆幽人思渺然。
亥市尘嚣迂竹径,午桥烟雨傍溪船。
呼灯教子栖鸦后,倚杖看山野鹤边。
但得文章攀屈宋,何须重赋远游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晚景图。诗人通过银河与参天大树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怀念。"亥市尘嚣迂竹径,午桥烟雨傍溪船"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远离喧嚣尘世的宁静生活场景,亥市的繁华与竹径的幽静形成鲜明对比,午桥在烟雨中更显其静谧之美,溪船则增添了几分悠然自得的情趣。
"呼灯教子栖鸦后,倚杖看山野鹤边"这两句细腻地刻画了家庭生活的一幕,夜晚来临,诗人与家人共度时光,教子归巢,自己则倚杖于山边,观赏着野鹤的自由飞翔,体现了和谐的家庭氛围与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最后两句"但得文章攀屈宋,何须重赋远游篇"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追求,认为只要能写出像屈原、宋玉那样伟大的作品,就不必再追求远游的体验,流露出对文学成就的重视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具有浓郁的个人情感色彩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不详
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新诗金玉响泠然,喜听琴中幽涧泉。
卧病?猱青嶂下,梦怀鸾凤碧梧边。
抛书怅望秋风径,倚杖踟蹰夕照天。
最忆习池山水胜,故家人物信多贤。
夜对千峰秋气新,萧条岩壑一閒身。
松林虎出时窥犬,茅屋萤飞偏近人。
傍月把书怜稚子,临风吹笛羡南邻。
栖乌应怯梧桐冷,不断悲啼欲向晨。
秋郊旱魃昼人立,野老哀吟如雁声。
龙工戢翼潭水落,毕星藏光溪月明。
霹雳枣枝天将令,太乙瑶坛玄女旌。
澍雨千村感谁赐,神功云是易仙卿。
黄尘恐涴黑貂裘,闾里聊为马少游。
五色文章辉北斗,群英冠冕重南州。
豹藏玄谷千峰雾,鱼恋苍江万里流。
好继前人题桂籍,明年仙阙步高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