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同情与感慨。首句“腐史微词托渺冥”,以“腐史”点明历史的久远与模糊,通过“微词”描绘了历史人物在浩瀚时间长河中的微小身影,寄托着对历史的无限遐想。次句“冤含碧血化燐青”,运用象征手法,将历史人物的冤屈比作碧血,化为幽光,形象地展现了他们虽遭不公却依然闪耀的精神光辉。第三句“当时太息庭中语”,描绘了历史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叹息,流露出他们的无奈与悲愤。最后一句“曾有何人侧耳听”,则表达了对历史公正性的质疑,以及对当时未能理解或倾听这些声音的遗憾。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反思,揭示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