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磬石

一双钟磬本天成,垂在云中左右屏。

平地望来分大小,上方敲处震雷霆。

名从得后声还异,景欲彰时物自灵。

几度夜深催月落,满林妖怪立泉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一对钟磬本自然生成,悬挂在云端像左右屏障。
从地面仰望,它们大小分明,上方敲击,声如雷霆震撼。
得名之后,声音更是独特,景色想要彰显,万物皆显生机。
多少次深夜,它们催促月落,满林的怪影静立在泉水边的门扉前。

注释

钟磬:古代乐器,金属制成,用于祭祀或演奏。
天成:自然形成,未经人工雕琢。
左右屏:比喻左右两侧的装饰或象征性的屏障。
震雷霆:形容声音宏大,如同雷霆一般震撼。
名从得后:得名于其特性或功能之后。
景欲彰:景色想要显现或被赞美。
妖怪:这里可能指夜晚的幻象或神秘气氛。
泉扃:泉水之旁的门扉,可能暗示隐秘或宁静的环境。

鉴赏

这首诗名为《钟磬石》,是宋代诗人黄非熊所作。诗人以钟磬石为题材,通过描绘其自然形态和声响,展现了石头的神奇与灵性。

首句“一双钟磬本天成”,形象地比喻钟磬石如同天生一对,悬挂在云端,犹如左右屏风,富有神秘感。次句“垂在云中左右屏”进一步描绘了钟磬石高挂天际的壮观景象。

“平地望来分大小”,写出了从地面仰视,钟磬石的大小对比清晰可见,增添了空间层次感。而“上方敲处震雷霆”则通过拟人手法,形容敲击时产生的巨大响声,犹如雷霆一般震撼人心。

“名从得后声还异”,暗示了钟磬石因其独特的形状和声音而得名,名字背后蕴含着其特殊的品质。接下来,“景欲彰时物自灵”强调了钟磬石在月光下或特定时刻,仿佛自带灵性,景色更加生动。

最后两句“几度夜深催月落,满林妖怪立泉扃”描绘了夜晚钟磬石的神秘氛围,似乎能引导月亮落下,周围树林中的生物也被它的威严所震慑,静立不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钟磬石为载体,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石头的灵性,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10)

黄非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望仙台

台前高岳宅神仙,叠石诛茅对碧巅。

云雾不分人去路,管弦长动雨来天。

彩鸾呼侣归残照,野鹤□□下紫烟。

谁识蟠桃最深处,刘郎风骨已双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清音洞

群山如削水如渑,一洞清音气味凝。

风送松声归远壑,日移猿影下垂藤。

林僧倚杖看泉脉,野客横琴坐石棱。

回首碧岩钟动处,云台犹在最高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瑞松坞

谁种灵松近佛家,根盘深坞斗狞蛇。

风吹碧落双龙动,月照黄昏两盖斜。

千里雨声喧洞壑,半空清影浸云霞。

山僧长日频来赏,只恐春来起爪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瀑布泉

万丈岩头瀑布垂,玉泉拖地雪霏霏。

听来如讶青天漏,望去还惊白练飞。

一洞清音喧碧落,千岩寒色逗斜晖。

终归大海成波浪,权借山僧濯布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