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齿落伤情久,心惊健忘频。
蜗庐经岁客,蚕市异乡人。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齿落伤情久,心惊健忘频"表达了岁月匆匆,牙齿脱落象征着时光的消逝和生命的衰老,内心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忧伤,以及记忆中的点滴难以留存。"蜗庐经岁客,蚕市异乡人"则写出了漂泊他乡、流转于世的游子之感,蜗庐(即蜗居,古代一种简陋的房屋)和蚕食桑叶的意象,形容长久离家在外,岁月蹉跎,身处异地如同初春时节里的蚕豆市集般孤独与无依。
诗中的意境淡远而又蕴含深情,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体现了诗人司空图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
不详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率怕人言谨,闲宜酒韵高。
山林若无虑,名利不难逃。
昔岁攀游景物同,药炉今在鹤归空。
青山满眼泪堪碧,绛帐无人花自红。
岳前大队赴淮西,从此中原息鼓鼙。
石阙莫教苔藓上,分明认取晋公题。
故国无心度海潮,老禅方丈倚中条。
夜深雨绝松堂静,一点飞萤照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