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院对华峰有怀见素大司寇

华峰三面开芙蓉,天然秀色浮空中。

我来坐玩日当午,肤云忽合雨濛濛。

南峰隐雾不可见,东西峙立郁葱茜。

悬岩瀑溜垂千条,流出乱石如素练。

结亭据石出林端,极目烟云渺秦甸。

云庄素老性好奇,惜未到此一睹之。

苍厓千仞意俱往,飘飘拄杖凌空飞。

象外烟霞谐笑语,风前咳唾成珠玑。

生平风格狎林薮,垂老局蹐留京师。

宿望由来系朝野,屡疏还山未有期。

使还相见一抚掌,请翁和我华山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华峰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友人郑岳的怀念之情。首句“华峰三面开芙蓉,天然秀色浮空中”以“芙蓉”比喻华峰的美丽,展现出华峰的自然之美。接着,“我来坐玩日当午,肤云忽合雨濛濛”描述了诗人在此地欣赏美景时,天气由晴转雨的情景,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

“南峰隐雾不可见,东西峙立郁葱茜”则通过对比南峰的隐匿与东西两峰的挺拔,展现了山峰的不同姿态。接下来的“悬岩瀑溜垂千条,流出乱石如素练”描绘了瀑布从悬崖上倾泻而下的壮观景象,形象生动。

“结亭据石出林端,极目烟云渺秦甸”则展示了在亭中远眺的开阔视野,以及与远方云雾相连的辽阔景象。最后,“云庄素老性好奇,惜未到此一睹之”表达了对未能亲临此地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华峰景色的向往。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华峰的自然景观,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绪,通过对友人的怀念,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316)

郑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江西左布政使。宁王朱宸濠夺大量民田,民立寨自保,宸濠欲加兵,岳持不可。后为李梦阳所讦,夺官为民。世宗即位,起抚江西。旋召为大理卿,陈刑狱失平八事,迁兵部左侍郎。后乞休归。有《莆阳文献》、《山斋集》

  • 字:汝华
  • 籍贯:福建莆田

相关古诗词

暮春邀社友游东山

老至光阴同转毂,今日难将明日卜。

改岁几何忽暮春,一夜狂风花渐落。

东山樵舍岩窦幽,十里青山斜带郭。

苍松偃蹇石崚嶒,际海东南尽一目。

杖屦乘閒试共登,坐听鸟声歌伐木。

蔬盘草草亦易办,糟床夜注酒初漉。

家有肥鹅不敢宰,巨觥满引罚颇酷。

形式: 古风

东岩祷雨题林以永寒谷山水障子

松坛祷雨东岩宿,日餐蔬笋断粱肉。

我心惮暑惨不舒,独据苍崖荫林木。

寒翁知我厌氛埃,为索丹青贻巨幅。

披图细玩思杳然,偃蹇双松翳云壑。

中有一叟颀而长,琴书潇洒从二仆。

蕲州疏簟叠平芜,短槛高云聊寓目。

纶巾羽扇风飘飘,瘦骨清容肖寒谷。

寒翁寒翁风节奇,结芰纫兰好奇服。

历官中外四十年,拂袖归来书几簏。

丰年妻子尚苦饥,况兹亢旱田尽曝。

稻粱一饱不自谋,犹为苍生泪盈掬。

古来贤达类如此,杜老秋风赋茅屋。

吾社安可无是翁,东野云龙每相逐。

形式: 古风

东湖书院为吴亚卿献臣题

大云山中泉一注,东湖先生读书处。

先生胸次迥出尘,山中草木皆真趣。

读书岂徒事铅椠,匡时事业于兹具。

试出绪馀售于人,要使苍生尽陶铸。

平生苦节甘若饴,妻子不免于寒饥。

遇事直前无顾忌,终遭坎坷蹈危机。

达生委命宁自悔,万里生还天所遗。

山中茅屋依然在,洞云江月与心期。

湖田荒秽方料理,诏书南下君复起。

百年此道亦何心,乘流则行坎则止。

形式: 古风

和吴约中宪副招饮韵

蚤年仕版滥登名,世路艰虞颇猎涉。

倦游归卧故山庐,昼閒残书时一挟。

韶光冉冉递相催,坐见春花秋坠叶。

近来右臂痛莫堪,厚拥绨袍施曲袷。

故人结社在比邻,匝月清容才一接。

小斋风景自撩人,露酒开樽红映颊。

慇勤满酌泛落英,莫遣香风报游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