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仙居直接天台路,无数青山与云树。
行人已在画图中,又复携图入山去。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将仙居的仙境之美与送别之情巧妙融合。首句“仙居直接天台路”,以“直接”二字,凸显了仙居与天台山之间的紧密联系,仿佛仙境之路直达天际,充满了神秘与向往。接着,“无数青山与云树”一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仙居周围群山环绕、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色,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行人已在画图中”,诗人巧妙地将送别之人置于这幅山水画卷之中,使读者仿佛能亲眼目睹这一场景,感受到送别者与被送者共同沉浸在美景中的情感。最后,“又复携图入山去”一句,不仅表达了送别者带着对仙居美景的回忆和憧憬离开的情景,也暗示了他们对未知旅程的期待与探索精神,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深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结合,既展现了仙居的绝美风光,又传达了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不详
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柏贡荆州任土风,汉阳遗树尚葱茏。
休誇此是亲曾植,四海青青尽禹功。
湘娥清泪未曾消,楚客芳魂不可招。
公子离愁无处写,露花风叶共萧萧。
官烛风帘彻夜明,屋高人醉易寒生。
不知卧听萧萧雪,何似山窗洒竹声。
南国征人去不归,春妍懒著旧时衣。
至今门外冬青树,不与风花上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