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湘娥清泪未曾消,楚客芳魂不可招。
公子离愁无处写,露花风叶共萧萧。
此诗描绘了一幅凄美哀婉的画面,通过湘娥的眼泪与楚客的魂魄,营造出一种深沉的离愁别绪氛围。诗人吴师道以“公子离愁无处写”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离愁无法言表的痛苦。而“露花风叶共萧萧”则以自然界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悲凉的情绪,露珠在花瓣上的轻轻滚动,随风摇曳的叶子,都仿佛在诉说着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哀伤。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之痛的深刻感受,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感悟,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情感表达的独特艺术手法。
不详
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官烛风帘彻夜明,屋高人醉易寒生。
不知卧听萧萧雪,何似山窗洒竹声。
南国征人去不归,春妍懒著旧时衣。
至今门外冬青树,不与风花上下飞。
书卷囊衣共一车,出关千里漫风沙。
祥云五色天西角,喜及高秋望翠华。
千树西湖浸碧漪,醉拈玉笛绕花吹。
祇今无限凄凉意,留得春风雪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