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辨兰亭和韵

绿叶纤长间紫茎,蜀人未始以兰名。

有时只怪香盈室,此日方传誉满城。

恩意和风扬馥郁,光荣灏露滴清英。

庭阶若不逢精鉴,何异深林静处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绿色细长的叶子中夹杂着紫色的茎,蜀地的人从未用兰花来称呼它。
有时只因香气充满室内,今日才在全城传扬名声。
恩惠如同和煦的微风,散布着浓郁的芬芳;荣耀如同明亮的露珠,滋润着清雅的花朵。
如果庭院中没有遇见慧眼赏识,这花儿岂不是如同深林静处悄然生长?

注释

纤长:形容叶子修长且细嫩。
蜀人:指四川地区的人。
兰名:通常用来指代兰花的名字。
香盈室:香气充满室内。
恩意:比喻恩惠或善意。
和风:温和的风。
馥郁:形容香气浓厚。
光荣:荣誉或光彩。
灏露:明亮的露珠。
清英:清雅的花朵。
精鉴:眼光敏锐、能识别事物价值的人。
深林静处:隐秘而宁静的森林深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雅的兰花图景,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兰花之美及其独特的地位。开篇“绿叶纤长间紫茎”写出了兰花的外形特征,即细长的绿色叶子间夹着紫色的茎,这是兰花的一大特点,也是诗人观察入微的表现。

接下来,“蜀人未始以兰名”表明在蜀地,人们对于兰花并没有给予特别的名字,这里可能隐含了兰花虽然美好,却不为世人所过度推崇。紧接着,“有时只怪香盈室”描绘出兰花散发的清香能够充满整个房间,但这只是偶尔之感,并非常态。

而“此日方传誉满城”则表现出今日兰花之美终于得到了应有的赞誉,名声传遍了整个城市。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兰花美好的特质,以及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变化。

中间四句“恩意和风扬馥郁,光荣灏露滴清英。庭阶若不逢精鉴,何异深林静处生。”写出了兰花接受了天地的恩泽,在和风中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同时也象征着兰花所承载的高洁与光荣。而最后两句则是说,如果庭院中的兰花不能遇到能够欣赏它美的人,那么它就如同深林之中静静生长的兰,毫无不同。这两句传达了诗人对于兰花被发现和欣赏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的细致描写和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于兰花独特美感的赞美,以及对其应有地位的期待。

收录诗词(2)

李之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驾幸太学

羽卫金舆焕彩章,天街端去入虞庠。

严师致奠初加拜,延讲终篇不计行。

万乘屈尊先郡国,诸生赐坐亚侯王。

辅臣归美荣歌咏,首发清风政事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真味堂

问渠真味若为言,不著盐梅也自全。

鼋鼎大夫徒染指,曲车公子漫流涎。

胸中已有五千卷,徽外更听三两弦。

此老清馋何所嗜,宦名嚼蜡已多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雪后

玉环晕月蟠长虹,飞沙卷土号阴风。

黄云羃羃翳晴空,屋头唧唧鸣寒虫。

天符夜下扶桑宫,玄冥震怒鞭鱼龙。

鱼龙飞出沧海底,咄嗟如律愁神工。

急?北斗捲云汉,凌澌捲入天瓢中。

椎璋碎璧纷破碎,六花剪出寒珑璁。

翩翾作穗大如手,千奇万巧难形容。

恍如堕我银沙界,清光缟夜寒朣胧。

肝肠作祟耿无寐,试把往事间追穷。

男儿生须衔枚卷甲臂雕弓,径投虎穴策奇功。

不然羊羔酒涨玻璃钟,侍儿醉脸潮春红。

谁能蹇驴驼著灞陵东,骨相酸寒愁煞侬。

屏山正吐黄齑气,笑倒坐间亡是公。

形式: 古风

倚岸依依一两株,溪风吹影暮烟疏。

青条拂水长如线,钓叟折来穿白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