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味堂

问渠真味若为言,不著盐梅也自全。

鼋鼎大夫徒染指,曲车公子漫流涎。

胸中已有五千卷,徽外更听三两弦。

此老清馋何所嗜,宦名嚼蜡已多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如何才能真正品味它的味道呢?即使不加调料也能自成佳肴。
那些高官显贵们只是沾染些表面风光,公子哥儿们也只是空想美事垂涎欲滴。
他胸中藏书丰富,内心世界广阔,更喜欢静静地聆听音乐。
这位老人清心寡欲,究竟爱好什么呢?他的仕途生涯早已对名利感到索然无味。

注释

渠:代词,指代前面提到的事物或对象。
盐梅:比喻调味品,这里象征着世俗的功名利禄。
鼋鼎大夫:比喻高位官员,有权力但可能只关注表面浮华。
曲车公子:形容纨绔子弟,只知道享乐。
徽外:指琴弦之外,引申为心灵深处。
宦名嚼蜡:比喻对仕途名利感到厌倦,如同嚼蜡。

鉴赏

这首诗是金朝诗人李纯甫的《真味堂》,通过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书籍和学习的热爱与专注。"问渠真味若为言,不著盐梅也自全"表达了诗人追求知识真谛,不被世俗功名所诱惑,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

"鼋鼃大夫徒染指,曲车公子漫流涎"则描绘出一幅勤奋学习的场景,学者们如同古代鼋鼃大夫和曲车公子那样专注于书籍,不仅手指沾满了墨迹,甚至口水也随之而下,形象地展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胸中已有五千卷,徽外更听三两弦"显示诗人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如同胸中藏书五千卷,而在学习之余,还能欣赏到琴瑟和鸣,表明诗人的学养不仅限于书籍,更包括了音乐艺术等多方面。

最后两句"此老清馋何所嗜,宦名嚼蜡已多年"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与超脱。尽管外界可能对他有各种评价,但他本人对于这些只是淡漠,已经过了很多年的时间,他的心中早已有自己的追求和喜好。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将诗人的知识渴望、学习态度以及超脱功名的胸襟展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出诗人追求真理、热爱学问的心境。

收录诗词(30)

李纯甫(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工词赋,后治经义。章宗承安二年经义进士。两次上疏,策宋金战争胜负,后多如所料。荐入翰林。宣宗时,不受权相术虎高琪荐擢,以母老为辞,官至京兆府判官。学术文章为后进所宗。中年即无仕进意,旋即归隐,日与禅僧士子游,以文酒为事。虽沉醉,亦未尝废著书。有《中庸集解》、《鸣道集解》等

  • 字:之纯
  • 籍贯:金弘州襄阴
  • 生卒年:1185—约1231

相关古诗词

雪后

玉环晕月蟠长虹,飞沙卷土号阴风。

黄云羃羃翳晴空,屋头唧唧鸣寒虫。

天符夜下扶桑宫,玄冥震怒鞭鱼龙。

鱼龙飞出沧海底,咄嗟如律愁神工。

急?北斗捲云汉,凌澌捲入天瓢中。

椎璋碎璧纷破碎,六花剪出寒珑璁。

翩翾作穗大如手,千奇万巧难形容。

恍如堕我银沙界,清光缟夜寒朣胧。

肝肠作祟耿无寐,试把往事间追穷。

男儿生须衔枚卷甲臂雕弓,径投虎穴策奇功。

不然羊羔酒涨玻璃钟,侍儿醉脸潮春红。

谁能蹇驴驼著灞陵东,骨相酸寒愁煞侬。

屏山正吐黄齑气,笑倒坐间亡是公。

形式: 古风

倚岸依依一两株,溪风吹影暮烟疏。

青条拂水长如线,钓叟折来穿白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念奴娇

镜鸾分影,望天涯肠断,悄无红叶。

几度秋风吹翠被,一缕幽香难灭。

燕卜新梁,花移别槛,回首春如客。

欢情何在,绿杨空锁愁色。

可是今古风流,小乔姝丽,只许周郎得。

金谷珠帘空百尺,不碍梦魂飞入。

钗股盟深,旧缘未断,月有重圆日。

蓝桥路近,乘云先问消息。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菩萨蛮

画楼酒醒春心悄。残月悠悠芳梦晓。娇汗浸低鬟。

屏山云雨阑。香车河汉路。又是匆匆去。

鸾扇护明妆。含情看绿杨。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