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七日雪晴

西窗融雪飘如雨,故与新春作薄寒。

昨夜雁声浑向北,梦魂随去过关山。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西窗外飘落的雪花如同雨水般融化,给早春带来一丝微寒。
昨夜的雁鸣声全部朝着北方,我的梦境也跟随它穿越过重重关山。

注释

融雪:形容雪融化成水。
新春:指刚过去的冬季末尾,春天刚开始的时候。
浑向北:完全朝向北方,表示雁群迁徙的方向。
过关山:比喻长途跋涉或经历艰难困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初晴的图景,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和个人情感的寄托。"西窗融雪飘如雨"一句,以动人的比喻,表达了雪花在阳光照射下渐渐融化的情形,既写出了时序更替,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喜悦。

"故与新春作薄寒"则是诗人基于前述景象,感受到了初春的微寒。这里的"故与"表达了一种因果关系,即由于雪融化带来了凉意,故而与新春相遇时仍感受到了些许寒意。这不仅描绘了外部自然环境,也折射出了诗人内心对季节更迭的体验。

接着两句"昨夜雁声浑向北,梦魂随去过关山"则转而写了一场梦境。"昨夜雁声浑向北"中,"雁声"象征着远方的消息或是离别的思念,而"浑向北"则可能是诗人内心深处对故乡或某种理想的向往。"梦魂随去过关山"一句,表达了诗人在梦中追随雁声而去,跨越重重关山,这里的"梦魂"象征着灵魂的自由翱翔,而"关山"则可能是现实生活中的某种阻隔或挑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雪、春天与梦境这三大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以及内心世界中复杂的情感流动。它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更是诗人情感深处的一次流露。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正月二日探春

青春来几时,腊雪消未已。

苍茫陈根中,新绿已映趾。

高风变冰霜,和气从此始。

青芒缀蒲柳,红粒妆桃李。

融泥发新阳,暖日动生意。

经年不窥园,偶此携妇子。

提筐撷野甲,若苦寒蔬美。

新年酌尊酒,佳节聊燕喜。

优游自有趣,朝市苦多事。

闲暇不易求,宁须叹留滞。

形式: 古风

正月八日坐局沽酒

为问里闾何蹀躞,上元楚俗习张灯。

新春此时最佳处,独我坐曹如定僧。

霜林梦泽苍茫野,烟草江边寂寞城。

小饮未能来唤藁,双眸终日冷如冰。

形式: 七言律诗

正月词

红梢一夜樱桃雨,帘捲晓晴鸲鹆语。

帘旌细浪滚东风,迎得春归与为主。

玉手娇慵添绣线,栏下菖蒲近相见。

云屏晓睡翠翘横,楼上寒时正五更。

形式: 古风

正月望夜示童子

呼童致明烛,展我窗前书。

顾谓尔童子,此岂不足欤。

得意自忘伪,观一知其馀。

尔观千万灯,岂与一烛殊。

尔岂不欲醉,举杯倾我壶。

尔岂不欲饱,搆火烹我鱼。

人生贪外物,要以乐其躯。

吾求安不足,安用劳驰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