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元盛暑中观刈稻憩于茂林间爱其繁密因加芟治名曰绿阴轩以诗相示戏为作此

焦先但作蜗牛庐,真与蜗牛壳相似。

当时虽省营筑劳,把茅盖头已多事。

珏溪樵客意高远,几欲巢居如上古。

茂林深处即幽居,树作檐楹根作础。

经始全资木居士,竹夫人来共胥宇。

删繁聊藉刈禾镰,补罅不须修月斧。

山中熊馆作比邻,梦里蚁城真别墅。

葱帐不容逋客归,药房闲咏骚人语。

月钩斜挂褰云箔,霞绮高长当朱户。

瑶砌无尘透晓霜,珠帘隔雾连天雨。

洞门虽开亦非开,当空凿出高崔嵬。

凭虚公子见之喜,便约亡是公同来。

更容明月作不速,宾主谈辩声如雷。

画空题诗记真赏,要与幽人作榜样。

是中无欠亦无馀,一任傍人说半藏。

莫言基址真牢固,夜半负之人莫悟。

玉川胆怯不须论,觑著地皮捲不去。

须防毗耶无垢师,擎向手中便进步。

要当石头具道眼,本自无来今不住。

饶他百倍有神通,到此一筹无用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农耕社会的景象。诗人刘才邵在盛夏时节,目睹农民们辛勤劳作,于茂密的树林间休息,于是创作了这首名为《德元盛暑中观刈稻憩于茂林间爱其繁密因加芟治名曰绿阴轩以诗相示戏为作此》的诗篇。

诗中首先描述了焦先的简朴生活,以蜗牛庐为喻,表现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欲望的淡泊。接着,诗人转而赞美了“珏溪樵客”的高远志趣,以及他们选择回归自然,模仿上古巢居的生活方式。茂林深处的幽居,不仅提供了自然的庇护,也象征着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建造“绿阴轩”的过程,强调了自然材料的使用,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山中的熊馆作为邻居,梦中的蚁城成为别墅的比喻,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葱郁的帐幕和药房的设置,以及月光下的云帘和雨后的珠帘,都是自然美景的生动描绘。

最后,诗人通过想象,设想了在此处举办宴会的情景,月光下的谈话如同雷鸣般响亮,宾客们在画空题诗,留下美好的记忆。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寓含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思。

收录诗词(238)

刘才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陪同舍登望越亭观潮

吴越中分江一派,两岸溪山扫浓黛。

茫茫云海迷烟空,方诸宫外天为界。

潮波吐纳谁使然,欲到先冲海门隘。

江浅洲长碍奔放,势益汹汹怒而噫。

方看隐起玉堤横,忽复飞腾雪花碎。

高浪翻空雷吼怒,黑沙崛起云崩坏。

山岳倾颓惊炫转,鲸鹏摩戛舞幽怪。

大声吹地恣淙淙,馀响振天轰磕磕。

恍如白帝盛羽卫,风搅旌幢纷旆旆。

从以百万虎与貔,组练精明呼声大。

世间奇观独雄绝,坐令耳目俱松快。

津亭晚霭动遐想,樽酒相欢信良会。

木落山空秋气高,情多思远人寰外。

杜老扶桑有遗恨,韩子鲸鱼思饱脍。

豪气英风终不泯,海色天容自相对。

同来俱是蓬山侣,蕊简玉书名姓在。

东游不用浮海航,仙骥追风云作盖。

却须从此排阊阖,丛铃响杂飞霞佩。

通明殿里缀仙班,官府纵多君莫悔。

形式: 古风

赠夏侯子美养心居士

汉家恢儒成治功,独与三代同高风。

当时经术传家者,大小夏侯名誉崇。

邺都雄图方鼎峙,英俊乘时尽风靡。

坐使当途基业成,才如伏波能有几。

公家先世不乏人,诗书韬略传清芬。

文取贤科武分阃,爽气英姿今尚存。

前人清白今人继,方得家声终不坠。

脩身大要在养心,公以自名深有意。

世人但知纵多欲,盈壑填溪不知足。

尽取豪华供目前,几人更戒前车覆。

如公此意具真识,不似世人长荆棘。

寸田尽著子孙耕,会见庆馀由善积。

形式: 古风

赠刘道正

红轮晓上扶桑东,五云正绕丹琳宫。

临芳阁外霜筠合,碧桃溪边香露浓。

是时初喜识公面,小阁清香飞大篆。

整冠共读御书碑,翠琰填金光炫转。

朝野欢娱气清淑,宫中圣人亲授箓。

云軿白昼临瑶坛,来听新翻步虚曲。

谁知世故多盈缺,况复年华如电掣。

相逢不拟说前事,北望伤心堕清血。

忆从弱岁游都城,相知满眼如繁星。

今来寥落似将晓,知有几点悬青冥。

公如长松出霜林,童颜不受岁月侵。

我亦从来世味薄,三宫铅汞曾留心。

知公鍊骨骨已轻,知公养丹丹已成。

要看恢复见清平,且作人间白石生。

形式: 古风

赠吾彦逸

山上龙泓标水府,方欲往游逢雨阻。

多谢山人会人意,约束群仙住朝雨。

游氛洗尽天宇空,山色湖光相媚妩。

就龙觅水酌清耳,雪山醍醐异凡乳。

是中冷煖已自知,岂更将心求佛祖。

流连清境不知晚,归来已踏鼕鼕鼓。

年兄笑我太清生,旋扫风轩置樽俎。

欲将歌管聊相温,为出红妆唱金缕。

不信人言竹胜丝,昵昵朱弦将手语。

更长语笑益諠哗,快饮不劳觞插羽。

因思同榜七百人,翠琰镂名藏梵宇。

迩来知有几人在,相遇百中无四五。

与君是时俱少年,快马轻衫冒尘土。

岂知重上君子堂,岁月惊人不堪数。

相看斑鬓点秋霜,况复中间多龃龉。

但馀契义敌杉松,青青不受冰霜侮。

自怜忧患落穷山,册府不应重接武。

流离更觉主恩厚,独惭未有涓埃补。

因君感激歌此诗,满酌玉卮须对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