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张十八同效阮步兵一日复一夕

一日复一日,一朝复一朝。

秖见有不如,不见有所超。

食作前日味,事作前日调。

不知久不死,悯悯尚谁要。

富贵自絷拘,贫贱亦煎焦。

俯仰未得所,一世已解镳。

譬如笼中鹤,六翮无所摇。

譬如兔得蹄,安用东西跳。

还看古人书,复举前人瓢。

未知所究竟,且作新诗谣。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翻译

一天又一天,一晨接一晨。
只见不足,不觉超越。
食物尝起来像昨日,事情处理也如旧。
不明白长久生存的意义,只感到迷茫无依。
无论富贵还是贫贱,都各有困苦。
生活无定所,一生匆匆而过。
如同笼中的鹤,翅膀无法展翅飞翔。
如同兔子有了蹄子,何必再东奔西跳。
回头阅读古人的书籍,再次拿起先人的遗物。
不清楚生活的终点,暂且以新诗表达心情。

注释

一日:一天。
复:再,又。
秖:只,仅仅。
超:超越。
食:食物。
调:方式,方法。
悯悯:迷茫,困惑。
絷拘:束缚,限制。
煎焦:煎熬,痛苦。
俯仰:生活琐事。
解镳:分离,结束。
笼中鹤:比喻受束缚的人。
六翮:鸟的翅膀。
蹄:兔子的后脚。
东西跳:形容四处奔波。
古人书:古代的书籍。
复举:再次拿起。
究竟:最终结果。
新诗谣:新的诗歌创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和淡泊态度。开篇“一日复一日,一朝复一朝”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重复性,接下来的“秖见有不如,不见有所超”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感到难以超越。

“食作前日味,事作前日调”意味着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和事情都在重复,没有新意。接着,“不知久不死,悯悯尚谁要”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长短的无知和对未来渺茫的担忧。

“富贵自絷拘,贫贱亦煎焦”则指出了不论是富有还是贫穷,都可能感到束缚和烦恼。"俯仰未得所,一世已解镳"此句表达了人生在无常和困顿中的挣扎,最终也只能随波逐流。

“譬如笼中鹤,六翮无所摇”与“譬如兔得蹄,安用东西跳”通过比喻,强调了被束缚的自由之渴望和对解脱的向往。最后,“还看古人书,复举前人瓢。未知所究竟,且作新诗谣”则表明诗人虽然不知道生活的终极意义,但仍然选择通过阅读古人的智慧和创作新的诗歌来寻找心灵的寄托。

总体来说,这首诗流露出一种对于世事无常、个人渺小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思考。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山石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形式: 古风

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为诗其末咸有见及语樊封以示愈依赋十四韵以献

梁维西南屏,山厉水刻屈。

禀生肖剿刚,难谐在民物。

荥公鼎轴老,烹斡力健倔。

帝咨女予往,牙纛前岔坲。

威风挟惠气,盖壤两劘拂。

茫漫华黑间,指画变恍歘。

诚既富而美,章汇霍炳蔚。

日延讲大训,龟判错衮黻。

樊子坐宾署,演孔刮老佛。

金舂撼玉应,厥臭剧蕙郁。

遗我一言重,跽受惕斋慄。

辞悭义卓阔,呀豁疚掊掘。

如新去耵聍,雷霆逼飓䫻。

缀此岂为训,俚言绍庄屈。

形式: 古风

马厌谷

马厌谷兮,士不厌糠籺。土被文绣兮,士无短褐。

彼其得志兮,不我虞。一朝失志兮,其何如。

已焉哉,嗟嗟乎鄙夫!

形式: 古风

丰陵行

羽卫煌煌一百里,晓出都门葬天子。

群臣杂沓驰后先,宫官穰穰来不已。

是时新秋七月初,金神按节炎气除。

清风飘飘轻雨洒,偃蹇旗旆卷以舒。

逾梁下坂笳鼓咽,嵽嵲遂走玄宫闾。

哭声訇天百鸟噪,幽坎昼闭空灵舆。

皇帝孝心深且远,资送礼备无赢馀。

设官置卫锁嫔妓,供养朝夕象平居。

臣闻神道尚清净,三代旧制存诸书。

墓藏庙祭不可乱,欲言非职知何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