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僧人释克勤所作,名为《颂》。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位高僧在佛法修行中的种种境界和成就,以及其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首先,诗中提到“使乎不辱命,临机贵专对”,意味着在面对各种情况时,应保持专注和决断,不辱使命。这体现了高僧在佛法修行中的坚定意志和智慧。
接着,“安禅捋虎须,著著超方外”描绘了高僧在禅定中超越世俗,甚至敢于挑战权威的形象。这里的“捋虎须”比喻大胆地面对困难或权威,显示出高僧的勇气和决心。
“不唯明窗下安排,掇向绳床拶崄崖”则描述了高僧不仅在室内修行,更勇于走出舒适区,在艰难险阻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和精神。
“解粘去缚手段辣,驱耕夺食犹雍容”表明高僧在去除束缚、解脱烦恼方面手法高明,即使在艰苦环境中也能保持从容不迫的态度。
“秋风忽作要归去,了却武陵一段事”表达了高僧即将离开尘世,完成修行,回到内心的宁静状态。
“勃窣理窟乃胸中,行行不患无知己”说明高僧内心充满智慧,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知音,体现了其深厚的学识和人格魅力。
最后,“金毛狮子解翻身,个是丛林杰出人”将高僧比作金毛狮子,形象地展现了其在佛法界的卓越地位和影响力。
“不日孤峰大哮吼,五叶一花天地春”预示着高僧即将在佛法界留下深远的影响,如同春风吹过大地,万物复苏,象征着佛法的繁荣昌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高僧在佛法修行中的独特风采和非凡成就,同时也传达了佛法的深邃哲理和对人生智慧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