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荆山归富平为其尊人寿二首(其二)

源溪苓塞近何如,华子高栖善著书。

归奉晨昏千里外,正当天地一阳初。

罗浮大药光生鼎,太华晴峰雪照庐。

自昔五陵游侠窟,送君临发重踟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送程荆山归富平为其尊人寿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对友人归乡的深情与祝福,以及对友人尊长寿诞的祝愿。

首句“源溪苓塞近何如”,以自然景象起笔,暗示友人归途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暗含着对友人旅途平安的关切。接着“华子高栖善著书”一句,借用了华子高隐居读书的故事,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格和学问成就的赞美。

“归奉晨昏千里外,正当天地一阳初”两句,既描绘了友人归家的场景,又巧妙地将时间与空间融合,通过“天地一阳初”的描述,寓意友人的归来恰逢新春,充满生机与希望。

“罗浮大药光生鼎,太华晴峰雪照庐”则进一步展现了友人归家后的宁静生活,罗浮山的仙药与太华山的雪景,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纯洁,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

最后,“自昔五陵游侠窟,送君临发重踟躇”两句,通过对比昔日的游侠生活与当前的送别场景,表达了对友人过去经历的回忆与不舍,以及对友人未来生活的期待与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己巳九日镇海楼作

自我移居到南郭,登高三上三城北。

城隅杰阁五层开,六合分明在胸臆。

二江洋洋趋向东,五岭气与珠厓通。

青天四垂海波立,烟云变幻生长风。

故人相约酬佳节,歌舞冈前高宴列。

东西南北一萍蓬,永啸长吟各雄杰。

仙人亭馆石为台,文窗四启无纤埃。

木棉古树垂百仞,清阴覆地秋声来。

座边埤堄连天起,万垒青青皆秀峙。

龙盘虎踞势未殊,为霸为王皆有以。

昔人歌舞尚留名,今人歌舞不成声。

广武城头发浩叹,千秋阮藉称狂生。

君不见高皇用武平方国,百粤怀柔独文德。

斯楼结构自初年,其废其兴岂人力。

雕甍刻桷此重新,地转天旋多气色。

为君酾酒兴何极,半酣起舞忘头白。

倚天长剑又何人,侧身四望乾坤窄。

形式: 古风

罗浮道中值王础尘生日寄之

别时不谓便逾旬,此日高天见雁群。

黄菊篱边谁对酒,朱明洞口倍怀君。

生多忧患常同遘,齿在桑榆愧未闻。

已定穷通数年计,白头相伴老飞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赠别任道爰

隐居虽隔岭头云,廿载相知只耳闻。

三度南来初值我,一秋游兴又违君。

生涯事事成蛇足,行迹年年似雁群。

未必白头皆若此,酒阑携手望星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挽张桐君四首(其一)

举世醒皆醉,斯人迩亦遐。

五车梁惠子,七叶汉张家。

每有乘桴叹,常深彼黍嗟。

乾坤无故国,白首尚天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