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别时不谓便逾旬,此日高天见雁群。
黄菊篱边谁对酒,朱明洞口倍怀君。
生多忧患常同遘,齿在桑榆愧未闻。
已定穷通数年计,白头相伴老飞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础尘的深切思念与关怀之情。首联“别时不谓便逾旬,此日高天见雁群”描绘了分别后时间的流逝,以及诗人抬头望见南归雁群时的感慨,暗含着对友人的思念。颔联“黄菊篱边谁对酒,朱明洞口倍怀君”运用对比手法,以秋日黄菊旁饮酒的闲适景象反衬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颈联“生多忧患常同遘,齿在桑榆愧未闻”则表达了两人共同经历的忧患与生活的不易,以及诗人对自己未能及时了解友人近况的自责。尾联“已定穷通数年计,白头相伴老飞云”则寄托了诗人对未来与友人共度余生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深厚的人际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不详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隐居虽隔岭头云,廿载相知只耳闻。
三度南来初值我,一秋游兴又违君。
生涯事事成蛇足,行迹年年似雁群。
未必白头皆若此,酒阑携手望星文。
举世醒皆醉,斯人迩亦遐。
五车梁惠子,七叶汉张家。
每有乘桴叹,常深彼黍嗟。
乾坤无故国,白首尚天涯。
北海开尊久,南溟世泽深。
萍蓬无定聚,松竹本同林。
未免艰虞日,多承缱绻心。
夜台今不作,寂寞叹人琴。
灯下文犹草,宵中馆已捐。
有生终是化,无疾即为仙。
胤子来千里,归舟动隔年。
知君丈夫志,不死女儿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