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九日同余退如大进韩璞园琮王亮斋右弼集饮任伯卿官斋(其八)

剧爱琅琊王长史,席间麈尾散风怀。

海东亦出栽花手,准备春来醉眼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佳]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冬日里的雅集,诗人朱景英与诸位文友在任伯卿的官斋中欢聚一堂。通过“剧爱琅琊王长史”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琅琊王长史的深厚情感,或许琅琊王长史是他们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其风度和才情深受大家喜爱。席间的麈尾,作为古代文人宴饮时手持的拂尘,不仅用于整理衣襟,更象征着文人雅士的风度与闲适。

“席间麈尾散风怀”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文人们在宴会上挥麈谈笑、洒脱自在的情景,仿佛能听到他们的谈笑声在空气中飘荡,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巧妙地传达了聚会的欢乐与文人的精神风貌。

接下来,“海东亦出栽花手”一句,以“海东”泛指东方,暗示聚会地点可能位于江南地区,而“栽花手”则形象地描绘了文人们如同在心灵的花园中播种智慧与艺术,共同培育着文化的繁荣。这不仅表达了对文友们的才华与贡献的赞美,也寓意着他们在文学艺术上的交流与合作,如同栽种花朵一般,孕育着新的思想与灵感。

最后一句“准备春来醉眼揩”,预示着聚会虽在寒冷的冬日,但文人们的热情与创造力却如同春天般生机勃勃。他们期待着春暖花开之时,再次相聚,共享更多的欢笑与智慧的碰撞。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体现了文人们对于生活与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文人雅集的温馨画面,展现了文人们之间的深厚友谊、高雅情趣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收录诗词(225)

朱景英(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梅冶,晚号研北翁。乾隆十五年解元。历任宁德知县,台湾鹿耳门同知,北路理番同知。工汉隶。尝纂修《沅州府志》。有《海东日札》、《畬经堂集》、《研北诗馀》

  • 字:幼芝
  • 籍贯:湖南武陵

相关古诗词

十一月十九日同余退如大进韩璞园琮王亮斋右弼集饮任伯卿官斋(其九)

斑驳新霜点鬓丝,廉夫老去倦支颐。

玉山宾客休腾笑,铁笛当筵试一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十一月十九日同余退如大进韩璞园琮王亮斋右弼集饮任伯卿官斋(其十)

秉烛相看梦寐如,鼕鼕街鼓报更初。

觥船棹后旗枪罢,小别还留兴有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研北书屋观尹拜石谷画竹却赠

君之于颠得彷佛,拜石何曾具袍笏。

南官踪迹不可亲,海外相逢惊突兀。

作画不作灰堆山,谁从墨际窥孱颜。

赖有胸次竹千亩,筼筜谷落十指间。

于兹妙契琴书理,指下勾挑撇捺似。

山阴用意在笔先,柴桑解识无弦旨。

乃知画竹关天钧,槎枒露处宁非神。

不然挥洒偶游戏,津逮何以难其人。

谷言读书能医俗,坡言士俗缘无竹。

撑肠文字琅玕呈,那不运腕森寒玉。

炎方岁晏冰雪无,南荣日色莹清矑。

君也解衣一伸纸,横枝侧叶争奔趋。

是时观者皆叹息,机趣如斯罕曾得。

瓣香况为海岳庵,大皴染外此凭轼。

移时放笔忽喟然,我胡不自爱其颠。

画竹不已拇亦骈,会当三复南华篇。

形式: 古风

寒夜拜石过别新知可念作此

风雨禾中路,冰霜节后经。

朅来犹梦寐,相识岂飘零。

李白诗无敌,成连棹不停。

岁寒尊酒共,应惜一灯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