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闻砧》是明代诗人朱恬爖所作,通过“砧声”这一意象,描绘了深秋夜晚闺中女子思念远方丈夫的情景。
首句“何处砧声急”,以“急”字点出砧声之紧促,仿佛在催促着什么,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紧接着“空闺入夜闻”,将读者带入一个寂静的夜晚,空荡荡的闺房中回响着砧声,更显孤独与凄凉。
“哀音流素月,寒响彻秋云。”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情感氛围。砧声如同哀怨的乐曲,随着月光流淌,又穿透了秋日的云层,显得格外凄清和深远。月色与砧声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
“梦断卢龙远,天高白雁分。”这里运用了典故,卢龙是指边塞之地,白雁则象征着远方的信使或思念。这两句表达了女子因思念而梦断,远在边塞的丈夫如同天际的白雁,虽近在咫尺却难以相见,表达了深深的无奈与哀愁。
最后,“谁能将妾意,万里报夫君。”女子发出感慨,谁又能将她的心意传递给远在万里之外的丈夫呢?这句话直接表达了对远方丈夫的深深思念和对无法传达心意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深秋夜晚闺中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