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七月初六日感旧作

眉月泻秋光。影落银塘。芙蓉空自断人肠。

那有藕丝牵到底,开后都忘。黯淡旧红裳。

梦杳烟茫。阿谁此日记壶觞。

独有闲鸥怜故水,冷处思量。

形式:

鉴赏

这首《浪淘沙·七月初六日感旧作》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何振岱所作。诗中以月夜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眉月泻秋光",形象地写出秋夜明亮的月色洒落水面,如同细眉般的月牙映照着清凉的夜晚。"影落银塘",银塘即清澈的池塘,月影投下,更显寂静与寂寥。

"芙蓉空自断人肠",这里的芙蓉可能指荷花,借以表达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愁绪,荷花虽美,却无人欣赏,只能独自凋零,触动人心。"那有藕丝牵到底,开后都忘",藕丝象征着藕断丝连的情感,但在这里暗示了过去的美好无法挽回,即使曾经深深牵绊,也随着时光流逝而遗忘。

"黯淡旧红裳",暗指昔日繁华不再,旧时的红裳(可能指女子或事物的鲜艳色彩)如今已褪色,显得黯淡无光。"梦杳烟茫",梦境遥远而模糊,烟雾弥漫,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现实的迷茫。

最后两句"阿谁此日记壶觞。独有闲鸥怜故水,冷处思量",诗人以鸥鸟自比,感叹只有闲散的鸥鸟懂得欣赏旧日的水域,自己则在冷清之处独自回味和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175)

何振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觉庐、悦明,晚年自号梅叟。师从名儒谢章铤,光绪二十三年举人,被江西布政使沈瑜庆聘为藩署文案。辛亥革命后在福州主纂《西湖志》兼《福建通志》。擅画能琴,书法融碑帖于一炉,功力深厚。诗作成就亦高,以其深微淡远、疏宕幽逸的诗歌美学在闽派中独树一帜,是“同光体”闽派的殿军人物

  • 号:心与
  • 籍贯:侯官县(今福建福州市区)
  • 生卒年:1867~1952

相关古诗词

双调望江南.杭州旅馆送别迦陵

西湖路,聚散负深期。

残烛心红离后泪,寒钟声曳别前词。苦语忘更迟。

临分处,刻意泥深卮。

天色病容相黯淡,吞声强笑漫猜疑。一昔鬓添丝。

形式:

鹧鸪天

谁信消沉遂隔年。闲花荒圃记春前。

何曾临别留微语,约略来书注断笺。

深院里,白杨边。残更坠月曳钟圆。

孤魂小胆知应怯,梦遍湖阴欲曙天。

形式:

台城路.城南仁王寺散步

幽蝉爱向斜阳语,声沉丛丛烟树。

曲水流迟,西风转易,几叶秋无寻处。孤吟谁与。

对冉冉轻晖,萧萧荒趣。

冷到鱼天,疏罾收了远山暮。清游顿惊非故。

任人归野店,灯催城鼓。

水蓼花疏,岸枫叶落,漫忆题红前度。扁舟自去。

待挈榼盟鸥,展襟偕鹭。忆旧无凭,相看怎似汝。

形式:

石州慢.初见菊花,故人小会

云片斜飞,晴宇顿高,天气初肃。

闲吟谁话秋心,冷趣半归新菊。

今年寒早,故应才近重阳,幽香堪摘都盈掬。

占取数枝黄,伴清人幽独。墙角。

苍苔旧径,瘦蝶芳魂,暗依篱竹。

社事消沉,慢忆昔游杯醁。

同伤瘦鬓,几番吹老西风,丝丝白向天涯速。

念往泪痕收,记今宵银烛。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