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抡的《朝中措》。从艺术风格来看,整首词采用了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感情来描绘一个女子在夜晚独处时的寂寞心境。
"灯花挑尽夜将阑"一句,以一个简单而又富有情感的画面开篇。灯花,即灯上的火焰映照下的小颤动,这里用来形容夜深人静之时分,词中的人物已经熄灭了灯光,暗示时间已接近黎明。
"斜掩小屏山"则是画面转换至室内,小屏即小屏风,通常放置在案几或桌上,用以隔断视线,这里的“斜掩”意味着屏风倾斜地挡住了某种视觉和心理上的东西,可以理解为词中人对外界的疏离感。
"一点凉蟾窥幔,钏敲玉臂生寒"更进一步描绘夜深时分的冷清与孤独。蟾,即壁虎,这里的“一点凉蟾”形象地表达了室内的阴冷和静谧,而“钏敲玉臂生寒”则是对这种寒意的具体感受,“钏”指的是女子手上的一种装饰物,敲击它会发出声音,这里用以强调夜晚的寂静,同时也衬托出女性的手腕(玉臂)因寒冷而产生的不适。
"起来无绪,炉薰烬冷,桐叶声乾"则是对室内景象和心境的进一步刻画。起身后发现四周一片空寂,“无绪”意味着没有任何可以寄托情感的事物;“炉薰烬冷”描写的是火已经熄灭,取暖之物已不再发热,反映出室内的冷清和失去温暖;“桐叶声乾”则是夜晚外界的声音——桐叶在风中沙沙作响,增添了环境的凄凉。
最后两句"都把沈思幽恨,明朝分付眉端"表达的是词中人将所有沉郁和深情隐藏起来,决定在第二天(明朝)时用眉目间的微妙表情来传递自己的情感。这不仅展现了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美,也体现了女性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细腻。
总之,这首词通过对夜晚环境和心理状态的精细描绘,勾勒出一个女子在静谧夜晚中独自煎熬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