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无怀禅师

身从劫劫修,果以此生周。

禅定石床暖,月移山树秋。

捧盂观宿饭,敲磬过清流。

不掩玄关路,教人问白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一生致力于修行,果然以此轮回周全。
禅定在温暖的石床上,月光移动,照见山中树木已入秋。
手持饭盂观看夜饭,敲击木鱼度过清澈流水。
不隐藏修行之路,引导人们询问通往真理的白发智者。

注释

身:身体。
从:从事于。
劫劫:长久的、不断的。
修:修行。
果:结果、成果。
此生:这一生。
周:周全、完成。
禅定:静坐冥想。
石床:石头做的床。
暖:温暖。
月移:月光移动。
山树:山中的树木。
秋:秋天。
捧:捧着。
盂:古代盛饭的器具。
观:观看。
宿饭:夜间的饭食。
敲磬:敲击木鱼。
清流:清澈的流水。
不掩:不隐藏。
玄关:佛教中指通向内在真理的大门。
路:道路。
教:教导。
白头:白发,象征智慧和经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名为《赠无怀禅师》。诗中的语言简洁而深刻,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禅学的理解和生活态度的表达。

“身从劫劫修,果以此生周。”两句开篇即提出了修行与生命循环的主题,“劫”在这里指的是时间的流转或是苦难的洗礼,而“果”则暗示了禅师通过修炼达到了某种觉悟的成果。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达到精神自在的心境。

“禅定石床暖,月移山树秋。”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晚禅坐图景。“石床”象征着坚定不移的心志,而“暖”则是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月亮在移动,自然界也在变化之中,但禅师的心如同山一般坚固,不为外界所动。

“捧盂观宿饭,敲磬过清流。”诗人通过对简单饮食和日常生活的描述,展现了禅师超脱物欲、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这里的“宿饭”可能指的是剩饭或简单的饮食,而“敲磬过清流”则是对自然环境中声音的捕捉,表明禅师与自然和谐共处。

“不掩玄关路,教人问白头。”最后两句诗深含哲理,“玄关”指的是心灵的深处或精神世界的入口,而“不掩”则意味着对真理的探索永无止境。诗人通过这句话鼓励人们不断追求智慧和真相,不断地向禅师学习。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禅修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于禅学中“静坐观心”、“超脱尘世”的理解,以及对生命意义和精神追求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408)

贾岛(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字:浪(阆)仙
  • 号:无本
  • 籍贯: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 生卒年:779~843年

相关古诗词

赠牛山人

二十年中饵茯苓,致书半是老君经。

东都旧住商人宅,南国新修道士亭。

凿石养蜂休买蜜,坐山秤药不争星。

古来隐者多能卜,欲就先生问丙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赠王将军

宿卫炉烟近,除书墨未乾。

马曾金镞中,身有宝刀瘢。

父子同时捷,君王画阵看。

何当为外帅,白日出长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赠弘泉上人

洗足下蓝岭,古师精进同。

心知溪卉长,居此玉林空。

西殿宵灯磬,东林曙雨风。

旧峰邻太白,石座雨苔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赠庄上人

不语焚香坐,心知道已成。

流年衰此世,定力见他生。

暮雪馀春冷,寒灯续昼明。

寻常五侯至,敢望下阶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